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5/5/15 8:59:00 來源:人民日報 閱讀數:
【導語·中國畜禽網】聊城市家禽、生豬、肉牛、肉羊等產業的存出欄量位列全省前列,畜牧養殖、加工、儲存、銷售已形成成熟的工作鏈,目前,全市*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達到12家,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達到94家,規模養殖場6000余個,畜牧合作組織700余個,進一步提升聊城畜牧業品牌的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效應。
廣闊的田野。
一馬平川的土地;
黃河沖積平原的沃土;
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體系;
四季更迭的豐富農業氣候資源;
這些都是上天賜予聊城畜牧業發展的自然稟賦。
畜牧業一直是聊城的傳統優勢產業,尤其是近年來,處于“中原經濟區、山東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和西部經濟隆起帶”的戰略謀劃下,聊城更是唱響了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嘹亮歌聲,鑄就了獨屬聊城的“厚道畜牧”。
“龍頭”帶動富民興聊
連續22年為肯德基、麥當勞供應肉雞,沒出過一起食品質量事故……這是聊城市陽谷縣鳳祥股份有限公司創下的紀錄。在這份“成績單”背后,是聊城市農業龍頭企業對質量近乎嚴苛的把控。
作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鳳祥公司主要從事種禽繁育、肉雞飼養、肉雞屠宰分割等生產經營,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年可加工肉雞2億只、禽肉熟制品6萬噸、飼料60萬噸,不僅為麥當勞、肯德基等國際快餐集團提供禽肉,同時還是沃爾瑪、百佳、家樂福等大型超市連鎖集團在東南亞各國以及我國境內*的雞肉供應商之一。
以龍頭企業為依托,是聊城發展畜牧業的一大助力。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農村養殖戶起家,逐步成長為山東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科技部科技特派員肉鴨創業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良種鴨示范基地”,聊城市的立海集團組織建立了肉鴨養殖專業合作組織,已發展肉鴨養殖基地189處,養殖戶數量上萬,帶動近4萬農民走上了致富路。
聊城是一個畜牧大市,市級以上畜牧龍頭企業89家,其中*重點龍頭企業3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10家。家禽、生豬、肉牛、肉羊等產業的存出欄量位列全省前列,畜牧養殖、加工、儲存、銷售已形成成熟的工作鏈,對此功不可沒的必屬本地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
無公害畜產品認證工作是政府大力推進的項目之一。通過加強技術培訓,規范檔案建設,加大政策扶持,大力實施品牌戰略,依托畜牧龍頭企業,發揮畜產品資源優勢,逐步提高加工層次,不斷延長下游產業鏈,打造具有龍頭效應的品牌,聊城市多個高效特色畜禽品牌進入省重點扶持的品牌名單。
鳳祥、立海、小楊屯、潤林牧業、天龍牧業……一批批市級、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在“農業龍頭帶動”戰略的影響下,凝聚起干事創業、跨越趕超的強大力量。同時,政府設立了1200萬元的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扶持資金,實行“建設大園區、實施大督查、營造大氛圍”戰略計劃,帶動全市90%以上畜禽產品實現畜牧產業化經營。
“特色”鑄造區域品牌
1萬只湖羊只需3個飼養員,臨清潤林牧業有限公司擁有環保型標準化棚舍近10萬平方米,年出欄優質種羊8萬只,優質肉羊10萬只。羊場負責人張道成指著一個懸掛在羊場上空的鐵盒子說,這就是湖羊的健康守護神,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氨氣、硫化氫等氣體濃度隨時監測;羊場上方定期消毒噴霧,一萬只羊的羊場,20分鐘即可完成消毒……
東昌府區引進杜泊肉羊,開展與小尾寒羊雜交繁育工作,成功培育、選育出了魯西黑頭肉羊多胎品系,目前肉羊存欄達32.6萬只,其中魯西黑頭肉羊15.8萬只,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特色畜牧主導產業。
隨著“東阿黑毛驢”榮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聊城市委、市政府辦公室抓住時機,出臺《聊城市關于養驢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市財政在建場獎勵、貼息貸款、融資增信等政策上出資2億元進行扶持,并計劃在5年內全市存欄量達到100萬頭,把聊城打造成全國*的肉驢生產基地。
得益于此,東阿縣的王偉忙碌著建設驢舍,他今年計劃養殖1000頭驢。據王偉介紹,發展肉驢飼養得益于聊城今年的好政策,政府提供一半的貼息貸款,這樣下來,每頭驢的效益大約在100元左右。
譚俊如是高唐縣固河鎮養殖大棚肉鴨的第一批農戶,每年的大棚鴨養殖收入頗為可觀,他也見證了固河鎮大棚肉鴨養殖的發展歷程。經過幾年來的發展,不僅譚俊如,固河鎮越來越多的農戶靠著大棚養鴨邁入了致富大門。眼下,全鎮7個養殖專業村肉鴨養殖小區足足有18處,每只肉鴨利潤一元多,每個大棚年收入4萬元左右。
這些都是聊城發展特色畜牧業的縮影。“以東昌府區為主,大力發展魯西黑頭肉羊產業;以臨清為主,大力發展優質肉羊、肉牛產業;以東阿縣為主,大力發展肉驢產業;以茌平為主,大力發展魯西長毛兔產業;以陽谷縣、莘縣為主,大力發展禽類產業;以高唐為主,大力發展肉鴨產業;以冠縣為主,大力發展奶牛養殖;以開發區為主,發展飼料等投入品產業”——如今的聊城,做到了每縣有特色、每縣有重點。
魯西黃牛、小尾寒羊、大尾寒羊、山東細犬、臨清獅貓等地方品種,魯西茌平長毛兔、魯西黑頭羊、魯西金橋1號藍狐、東阿黑毛驢、817肉雞等品種……聊城市結合本土地理特征,通過推廣本地良種,大力推進品牌創建,爭創地理標志商標,提升了聊城市畜產品的知名度,借助品牌的力量提高了聊城市畜牧業的影響力。
標準化示范養殖場創建是營造品牌規模、品牌標準、品牌質量的重要舉措。聊城市政府對市、縣兩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給予財政支持,2014年市財政拿出200萬元,2015年市財政拿出300萬元,2016年市財政計劃拿出400萬元,用于對市級以上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的獎勵扶持。
目前,全市*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達到12家,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達到94家,規模養殖場6000余個,畜牧合作組織700余個,進一步提升聊城畜牧業品牌的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效應。
畜產品質量安全是聊城畜產品品牌建設的關鍵環節。由政府主導開展了“誠信聊城,厚道畜牧”倡樹活動,成立質量聯盟、建立誠信紅黑名單制度、開展“雙百”優秀畜牧企業和畜牧企業家評選活動,創建一批優質畜產品質量名牌,突出聊城品牌名片。
同時,聊城市積極建立市級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監管平臺,最終實現畜禽養殖、防疫檢疫、投入品、屠宰加工等全環節無縫隙信息化管理,實現畜產品從養殖、屠宰加工到銷售的全程、即時、可視化、可追蹤溯源監管,真正做到“食安聊城”。
區域資源特點各異,聊城市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進行養殖規劃,打造適合本地、造福本地的地標性養殖產業,通過“政府+企業+銀行+合作社+養殖戶”的高效模式,突出特色,鑄造地理標志商標,提升聊城市畜產品的知名度,同時狠抓質量安全,打造聊城畜牧產業名片。
“生態”引領畜牧發展
高唐縣是肉鴨養殖大縣,隨著畜禽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其帶來的畜禽糞便廢物排放量也隨之增加。為了解決這項難題,高唐縣探索出“龍頭企業+生態農場+養殖”模式,首創以生態農場為支撐的“鴨桑蠶一體化”生態高效特色畜牧業,達到畜禽養殖廢棄物零排放。
這種新的養殖模式不僅讓環境變好,還將原來的散戶社員養殖7000只的規模,提高到了生態農場平均每戶2萬只的規模,既改善了養殖環境、減少糞污排放,又增加了經濟效益。
林下養殖是東阿縣姜樓鎮養殖戶們的一大寶。養殖畜禽土地只能多不能少,現在,利用林下空間,畜禽糞便做肥料,樹木和畜禽相互促進成長,既提高了土地和空間的利用率,又能解決大部分畜禽糞污,綜合效益大大增加。
畜牧發展與生態保護,一直是各級黨委、政府關注的重點。聊城市加大了對糞污處理、有機肥、沼氣工程的引導和扶持,減少畜牧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并積極引導鳳祥集團、六合榮達等大型龍頭企業加快畜牧業污染治理。鳳祥集團投入1000余萬元建設專業的無害化處理車間及羽毛無害化處理車間,通過化制病死畜禽和羽毛可以生產土雜肥及水解羽毛粉,年銷售額可以達到1000萬元。
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是現代畜牧業發展之所趨。政府引導、企業帶動、農戶配合,聊城“三力合一”極大地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