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5/6/11 10:32:00 來源:聊城日報 閱讀數:
“由我們養殖的獺兔皮毛做成的成衣遠銷俄羅斯等國家,銷售利潤大幅提升。在這之前,作為基層的合作社,能在國際市場賺得一杯羹我們想也不敢想啊。”6月8日,茌平縣博平鎮的雙運獺兔合作社社長桑賀之向記者介紹時難掩心中的喜悅。
雙運獺兔合作社搶灘國際市場并不是一蹴而就。合作社建立之初,兔子的銷售是另一幅光景。“獺兔生長周期較短,一百天左右便可以長成成兔,若不盡快賣掉,就會增加養殖成本。因此兔子的價格皮商說了算,咱根本沒有議價權。”這在當時可愁壞了桑賀之,“要想突破瓶頸,必須變被動為主動。”
通過延長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合作社發展出現了轉機。合作社建立了儲存量達6千噸的冷庫,并開設了屠宰場,按照“淡季儲存、旺季出手”的銷售模式把兔肉、兔皮分開賣,謀取利益*化。不僅如此,合作社還開起了自己的服裝廠,將獺兔的皮毛生產成成衣銷售,貫通了集養殖、宰殺、速凍、冷藏、服裝銷售于一體的養兔全產業鏈,破解了獺兔養產業鏈短、產品附加值低等難題。同時,合作社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人才,自主培育成的“雙運獺兔”毛平密、品質好,已經成為合作社的活招牌。“我們在市場中有了話語權,也就占據了市場競爭的主動權。”桑賀之說。
如今,同雙運獺兔合作社一樣,茌平縣不少合作社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不再是簡單的生產聯合,而是成長為集產、供、加工、存儲、銷售一體的合作社“綜合體”,實現了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
由數量擴張向質、量并重轉變。該縣合作社依靠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上連農產品專業市場和農業龍頭企業,下連千家萬戶、生產基地。同時,聘請專家,定期給社員講技術理論、搞市場分析,組織社員互相交流經驗,外出參觀學習,通過資源、信息共享,為農民提供專業化、系列化服務,實現了良種引進、技術交流、產品銷售等全方位的“一體化”,提高了農民科技致富的本領和駕馭市場的能力。
截至目前,茌平縣已發展起農民專業合作社939個,其中*示范社5個,省級示范社9個,輻射帶動3萬6千余戶農民增收致富。僅去年農業總產值就達到8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