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5/7/1 9:18:00 來源:四川文明網 閱讀數:
這些天,瀘州市納溪區渠壩鎮天星村民肢殘三級農民張必壽成了大忙人:這邊利用稻田養的400多只鴨子正在上市,那邊育雛室里新買回來的400多只鴨苗防疫進入關鍵期。如果按照目前的發展勢頭,今年張就可出欄鴨子6000只,實現養鴨純收入達6萬元,老張將一舉摘掉貧困帽子而成為渠壩鎮殘疾人中響當當的“羊鴨大王”。
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這之前的張必壽是村里出了名的因病致貧的貧困戶,一年下來的收入,只能勉強支付藥費。但自渠壩鎮政協委員詹琴容今年1月與張必壽結對幫扶后,老張家的境況了發生了根本改變。
今年53歲的張必壽4年前還是一個身強力壯的健全人,是一家人的“主心骨”。可是,2011年4月,一場莫名的怪病侵蝕了他的左腳,不能行走且在不斷萎縮、潰爛,先后到瀘州人醫等診治,盡管花光了家中的積蓄,但病情卻無明顯好轉,目前每月吃藥費都要500多元。
今年,為幫助農村殘疾貧困戶掌握一門種養殖技能,增加收入,早日實現脫貧致富,納溪區渠壩鎮黨委、政府在全鎮范圍內開展了“因地制宜、扶貧幫困”的助殘活動,旨在從技術和發展資金上給予協調幫扶,為殘疾人脫貧扶上一程。
今年1月,納溪區政協渠壩聯絡小組組長、政協委員詹琴容就與張必壽結成幫扶對子后,詹琴容就結合張必壽所處的天星村水資源豐富的優勢,就動員張必壽發展鴨子養殖。沒有資金,詹琴容就協調信用社和鎮政府貼息貸款2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建育雛室、買鴨苗;沒有技術,詹琴容又帶著鎮畜牧獸醫站人員到張必壽家中,手把手從育雛開始到出欄,每個階段的防病和防疫對張必壽進行培訓,養殖過程畜牧獸醫站技術人員還隨時為張必壽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同時,詹琴容還為張必壽在納溪一農貿市場聯系了兩個定點銷售的業主,讓張必壽只管放心養。
為了讓張必壽早日從鴨子養殖中獲得*收益,詹琴容還動員張必壽摒棄傳統鴨子“一批養大了再養下一批”的做法,改為流水養殖,保證每周都有鴨子上市出售。目前,在詹琴容委員的幫助下,張必壽4個月一循環,每周都要出欄4個月大的鴨子130只左右。由于有定點買家,每周鴨子出欄時,張必壽只需請人把鴨子送進城,自己無需進城,賺回了1500元左右。每月除去500多元的藥費,就有5000多元的贏余。
如今,面對自己靠著養鴨子每月都有5000多元的凈利,張必壽臉上那感激的笑容綻放開來,喜不自勝地說:“還是我們黨和政府好呀,若沒有詹委員的幫助,象我這樣的殘疾人,別說每月有幾千元的節余,可能現在連每月的藥費都沒法找到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