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5/7/17 9:35:00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閱讀數:
6月15日,筆者在廣州市舉行的“2013年世界牛奶日宣傳活動”上了解到,5年內,廣東奶水牛存欄量從1.7萬頭下降到5000頭。雖然廣東省奶水牛養殖規模在全國奶水牛養殖水平中占居首位,但目前存欄量仍然較少,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據廣東省奶業協會統計,2012年底,廣東奶牛存欄量為6.3萬頭,主要品種有荷斯坦牛、娟珊牛和小部分奶水牛。奶牛存欄100頭以上的養殖比例占9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32%;存欄500頭以上的養殖比例占69%;存欄1000頭以上的養殖比例占56%。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近幾年乳業風波不斷,但廣東的生鮮奶及乳制品經各級質檢部門歷次檢測均為合格。但是,在我國養牛業高速發展中,“牛才”短缺問題正在浮現。
廣東省奶業協會會長陳三有說,華南奶水牛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但奶水牛的發展并不理想,這也和養牛“占地”有一定關系。“奶水牛存欄量每年在下降,從2007年的1.7萬頭下降到2012年只有約5000頭。”
目前,“小眾”奶水牛現狀,可能只是“養牛”尷尬的一個縮影。陳三有說,目前,在養牛過程中已出現兩個問題。一是廣東缺地。廣東70%是山,不少草山草坡被變成了林地,奶農現在要在這些林地上種草養牛發展畜牧業就受到了諸多關卡限制。二是雖然養牛屬于免征農業稅之列,但不少地方并不太支持養殖奶水牛。雖然每年國家都推出許多支持奶業政策,但由于廣東屬于經濟發展地區,扶持資金要靠廣東省各級地方財政補貼,這樣一來,地方養牛不但收不到稅,而且還要自掏腰包給予補貼。
“我們正向有關部門反映,希望廣東能多養牛。”陳三有建議,采用先收稅后由廣東省財政統一退稅的辦法,以調動各級地方政府支持畜牧業發展的積極性。
據資料顯示,目前屬于中央財政支付的養牛項目包括奶牛良種補貼(每頭能繁母牛每年補貼30元)、奶牛場標準化建設(分級別,如300頭~499頭每個場補貼80萬元);屬于廣東省財政和各級地方財政共同承擔的項目是優質后備母牛飼養補貼,每頭一次性補貼500元,其中地方財政負責40%。據悉,由于奶牛存欄量較少,廣東生鮮奶人均占有量只有1.6公斤,有些乳品加工廠不得不到外地調進生鮮奶進行加工,以滿足市場需求,這給原料奶質量安全增加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