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5/8/21 16:15:00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開產前期的飼養管理
適時組群。18周齡左右時應對種公雞和種母雞進行嚴格選擇后,及時組群。對公母混群自然交配采用平面飼養的雞群,按公母正常比例提前4天~5天將公雞轉入產蛋雞舍,其目的是使公雞先適應新環境,便于群序等級的建立,以防組群后相互啄斗而影響配種。然后再轉入母雞,20周齡時應組群結束。
增加育成期光照。為了控制種雞的性成熟,多采取限制光照的措施,但從18周齡左右開始要進行增光刺激,以便雞群及時開產。實施增光刺激要注意與成熟體重一致起來,且如果雞群出現體成熟推遲或性成熟提前時,應推遲1周~2周進行增光刺激;如果雞群性成熟和體成熟同步提前,則應提前增加光照刺激。
更換飼料。進入預產期后,要將育成雞料換成預產雞料,預產雞料要根據預產期種雞的生理特點和以后的生產要求進行配制。其營養水平比育成雞料要高得多,與產蛋雞料接近(鈣的含量略低),這樣能改善種母雞的營養狀況,增加必要的營養儲備。在雞的體重保持在建議范圍的條件下,逐漸增加給料量,并改隔日喂料為五、二式喂料或每日喂料,但仍應控制進食量,以防體重增加過快。
公母同欄分飼。種用期公雞和母雞在營養需要和采食量上有一定的差別,體重增加速度也不一致。公母雞混群后,雞的采食速度加快,公雞很容易比母雞多吃飼料,導致體重超標,影響繁殖體況。因此,20周齡組群后即應實行公母同欄分飼。方法是母雞用料槽喂料,料槽上裝有寬4.2厘米~4.5厘米的柵格,使公雞的頭伸不進去,而母雞的頭則能伸進采食;公雞使用料桶,并將料桶吊起41厘米~46厘米,以不讓母雞夠著采食,公雞立起腳能夠采食為原則。
產蛋期合理飼喂
肉種雞飼養至24周齡~26周齡將陸續產蛋,即進入產蛋階段。產蛋期內要按照種雞產蛋率和體重變化進行合理飼喂,以便生產出盡可能多的合格種蛋。飼喂方法上注意喂料時料槽中飼料應分布均勻,料槽要經常清掃,特別是在梅雨季節和夏天,料槽中濕或臟的陳料喂料時必須去除,料槽中不得有霉變現象,更不能喂霉變飼料。飼料在料槽中不能加得太滿,否則會被雞撒落而浪費飼料。飲水必須是清潔、新鮮的,飲水器或水槽要每天清洗,乳頭式飲水器要經常逐個檢查,否則會因有飲水器不出水等原因使雞飲不到水而影響產蛋,甚至造成雞死亡。喂料量應根據產蛋量的變化靈活掌握。
產蛋上升期飼料量的增加。肉用種雞的產蛋上升期是指從產蛋率5%至產蛋高峰前這一段時期。隨著雞群產蛋率逐漸上升,加上體重持續增長,對營養的需要量不斷增加,按照產蛋率的變化調整雞群的飼料供給量,是這一時期飼養工作的主要措施。一般從24周齡至27周齡種母雞每周遞增飼料量10克~11克,種公雞遞增8克~9克。增加料量要早于產蛋率的增長。正常情況下,料量增加合適,產蛋率會以每天3%~5%的速度上升。
產蛋期的日常管理
環境控制。為產蛋雞提供最適宜的產蛋環境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雞舍。雞舍必須使產蛋雞免受日常氣溫變化的影響。因為溫度偏離最適溫度范圍時,產蛋將會受到影響,產蛋階段的*溫度為15℃~20℃,應避免一日內溫度波動太大。雞舍內理想的相對濕度為60%~70%。通風使雞舍的空氣環境良好,一般都通過排風扇通風,在炎熱的季節雞舍內安裝通風濕簾降溫系統,可提高產蛋量和降低雞的死亡率。
觀察雞群。在清晨雞舍內開燈后,觀察雞群精神狀態和糞便情況,若發現病弱雞和異常雞,應及時挑出隔離或淘汰;夜間閉燈后傾聽雞有無呼吸道疾病的異常聲音,如發現有呼嚕、咳嗽等,要及時隔離、淘汰,防止擴大蔓延;觀察舍溫的變化幅度,夏季要經常看溫度并作好記錄,還要查看通風飲水系統及光照等,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喂料給水時,要觀察料水槽是否適應雞的采食和飲水;觀察有無啄癖雞,若發現應及時挑出,用紫藥水將血色涂掉或及時淘汰。
做好生產記錄。要管理好雞群,就必須做好雞群的生產記錄,因為生產記錄反映了雞群的實際生產動態和日常活動的各種情況,通過它可及時了解生產、指導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