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5/9/28 8:47:00 來源:證券時報 閱讀數:
益生股份、民和股份、仙壇股份、圣農發展聯合推廣白羽肉雞
近年來持續低迷的“雞市”,讓眾多養殖企業身陷困境。益生股份、圣農發展、民和股份、仙壇股份四家上市公司決定聯合自救。
近日,上述四家公司在煙臺聯合舉辦“白羽雞肉營養與人類健康”新聞發布會,多位國家食品安全、家禽養殖方面的專家參會。會議揭示了白羽肉雞養殖、加工過程的細節及消費謬誤,建議消費者放心吃、經常吃、健康吃。
同時,四家公司還將組成由四位董事長任小組領導的聯合推廣活動小組,負責系列推廣活動的具體策劃及組織實施,通過各種渠道及方式,引導消費者改變傳統的肉類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并擇機邀請消費者、媒體、投資者、金融機構相關人士到上市公司參觀考察白羽肉雞養殖過程及雞肉食品的加工方法,以此消除消費者對于白羽雞的誤解。
行業回暖無法預計
“慘得不能再慘了,雞苗5毛錢一只。”民和股份張東明介紹,持續低迷3年多的白羽肉雞行業,至今仍不見起色。整個白羽肉雞行業,因為遭受了2012年底的“速生雞”事件和2013年初的人感染H7N9事件的雙重打擊后,消費市場開始低迷。
今年春節過后,山東地區肉食毛雞的價格更是一路下滑,最低價格跌破每斤3元,同時凍品價格走低,走貨緩慢,屠宰企業庫存居高不下。
根據養殖業上市公司半年報,2015年上半年,益生股份實現營業收入3.18億余元,虧損近1.9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下降196.31%;民和股份實現營業收入4.47億余元,虧損1.34億余元;圣農發展實現營業收入近31.89億,虧損3.53億余元;仙壇股份實現營業收入9.04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近860萬,同比下降34.76%。
上述四家上市公司都是行業內有實力的公司,行業內的中小企業估計情況會更加艱難。“整個行業都在虧損,大型的企業虧損還能承受得了,中小型的基本都承受不了。”圣農發展副總經理傅細明介紹。
目前,白羽肉雞行業的首要任務是去產能。益生股份董事長曹積生介紹,白羽肉雞聯盟從2013年下半年成立以來,就提出了限制祖代雞引種量,從源頭控制供給的方式來解決行業因產能過剩持續虧損的困境,但效果尚不明顯。
“2015年我國祖代雞引種量已經下降到80萬套,2016年白羽肉雞聯盟計劃把引種量控制在80萬套以內。”曹積生認為,80萬套的引種量是否合適,還要看各養殖企業是否換羽(指蛋雞的更新換代),如果不換,引種量還需要繼續加以控制。
張東明也認為,“現在從祖代的情況看,是控制下來了,商品代一端是不是換羽很難說。近年來的連續虧損,很有可能使商品代養殖戶減少投入,不再換羽,如果不換的話,那么總量還將保持不變。”
業內分析師認為,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卻很難預計,所以,價格回升對于企業來說,不好說會有多大改善。
白羽肉雞安全營養
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長認為,消費者對于白羽肉雞的誤解導致的消費下滑是行業虧損的主要原因。“原來以為今年能好一些,但是發現消費者對白羽肉雞的誤解比較深,終端消費始終疲軟,導致現在仍然虧損。”民和股份董事長孫希民表示。
圣農發展副總經理傅細明也持有同樣觀點,“玉米價格沒有變化,但是因為消費不行,雞肉價格下滑很大。”
雞肉是我國第二大肉類蛋白消費品。然而消費者對肉雞的生產、加工過程卻知之甚少,以至于“速成雞”、“激素雞”、“6翅8腿雞”等謬誤廣泛流傳,最終影響了民眾對雞肉消費的熱情。
而實際上,白羽肉雞產業是中國規模化、工業化、標準化、自動化程度最高的農業產業。白羽肉雞產品成為我國*能夠持續出口發達國家或地區的肉類,產品的安全性、可追溯性,已經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白羽肉雞42天出欄,首先是近百年來全球科學育種,培育出了生長速度快、料肉比低的優良的白羽肉雞品種;其次是飼料營養更加科學平衡,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飼料配方,充分滿足了肉雞的生長發育營養需要;再次是有效的防病防疫措施、標準化的雞場設施、科學的飼養與管理也是白羽肉雞生長速度快的秘密。”中國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逯巖告訴記者。
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家禽產業創新團隊崗位科學家、青島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孫京新介紹,白羽肉雞經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自動化、連續化生產線宰殺,宰前管理和屠宰工藝科學先進,注重動物福利,每只雞經過嚴格檢疫,微生物和化學殘留得到高度管控,施以完善的分級和精細化分割技術,全程實現可追溯和冷鏈配送。
目前,中國白羽雞肉深加工程度高,新產品開發種類多,特別是調理制品,適應了現代化超市供應、連鎖餐飲、集團消費和中式菜肴工業化發展趨勢,市場發展迅猛。
益生股份董事長曹積生、圣農發展副董事長傅細明、民和股份董事長孫希民、仙壇股份董事長王壽純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行業目前處于低迷狀態,但隨著消費者對白羽肉雞的認知誤區消解,未來將迎來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