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5/11/27 9:33:00 來源:惠州日報 閱讀數:
豬糞能發電,余渣做肥料,豬尿可洗手——— 市農博會上展出的一套新設備,徹底顛覆了養豬場污穢遍地臭氣撲鼻的傳統印象,讓人們倍感新奇。記者昨日獲悉,發明該設備的正是我市一養豬企業,研發歷時8年獲得專利32項。目前該技術已在10多個省市推廣應用,成功破解了污染擾民這一制約養豬業發展的大難題,該公司也成為依靠科技創新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典范。
這套系統主要包括糞尿收集、發酵、沼氣發電、污水處理等幾大環節。其基本流程是:糞尿從各豬圈集中到發酵池中發酵,產生沼氣用來發電,廢渣曬干做有機肥,污水則經過一系列生化處理后,用來養魚和清潔。
集中養豬會產生大量糞尿,直接排放污染環境,所以興建規模化養豬場,必須先解決糞尿處理的問題。傳統做法都是套用工業污水處理的模式,處理1噸糞尿成本要10余元,讓養豬戶難以承受。而這套系統另辟蹊徑運用生化反應技術,將處理成本降至1元左右。
這一新技術的研發企業叫興牧畜牧發展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老牌的養豬企業。該公司位于惠城區馬安鎮的種豬場,生豬存欄量1.2萬多頭,每天排放糞尿300多噸。記者走進種豬場,卻仿佛進到一個現代化無煙工廠,見不到臟水也聞不到臭氣,場內花木蔥蘢,大魚塘水質清澈。豬場工作人員介紹說,這些花木都是用豬糞肥種的,魚塘的水也是凈化了的豬尿。此外,還能日產沼氣近2000立方米,發電3000多度。
新系統在10余省市推廣,創新改變企業命運。
據公司總經理葉新泉介紹,之前他們也采用工業污水處理方式,但發現成本太高且效果一般。經調查解發現,其他地方的大型養豬場也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他們預感到在這方面應該大有可為,于是決心自己研發一套新技術。
技術負責人葉炳暖帶領研發團隊,遠赴歐洲和東南亞,考察發達地區養豬業的先進經驗。同時結合國內的實際,自己設計工藝,研制設備。歷時8年之久,經過反復嘗試和改進,終于研發出一套比較成熟的養豬場污水處理系統。
新系統投入少、成本低、管理簡便,各方面優勢顯著,推出后很快得到業內認可。正式推廣才一年多,已應用到10多個省市。“身處傳統的養豬行業,公司發展本已深感乏力,尤其前幾年豬價長期低迷,好多豬場都扛不住,我們卻通過技術創新找到了新天地。”葉新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