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1/28 8:44:00 來源:三晉都市報(太原) 閱讀數:
這些年,有一群年輕人,告別城市的繁華,回到家鄉,用自己的知識、青春和熱血,帶動家鄉的父老鄉親成就了一個個創業故事。神池小伙侯劍鋒就是其中一員,他于2008年成為西安一家知名媒體的職業記者,7年前回村里養起了七彩野山雞,賣起了野雞蛋,并創辦山人養殖專業合作社。近幾日,在呂梁山貨網上年貨節上,他的野雞蛋賣火了。
A“偶遇”野雞蛋 苦心學養殖
當年,是什么促使他改變人生軌跡、回到家鄉創業的呢?
“2009年夏,五叔打來電話說,父親生病住院了。那一晚無眠,第二天,我手里攥著回鄉的火車票,揮別西安,回到故土。走進病房時,父親問:‘甚時候回來的,誰叫你回來的?’望著還在吸氧的父親,我的眼淚不自覺地流了出來。我忽然發現,父親蒼老了許多,似乎也沒過去那么高大健壯了。望著安睡的父親,我決定留下來。父親出院后,我開始了新的人生規劃。”
一個偶然的機會,侯劍鋒在親戚家里看到幾顆與眾不同的蛋,親戚告訴他是在地里鋤田時發現的野雞蛋。他回憶道:“當天中午就把這蛋煮的吃了,那味道是我從來沒有品嘗過的。比起普通雞蛋,那口感更鮮嫩,蛋黃更有彈性。”
侯劍鋒心想:“家鄉自然環境優越,適合搞養殖,何不在野雞養殖上下點功夫呢?”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他了解到,野雞與普通雞不同,具有好動、少吃多餐、只吃五谷雜糧和野菜昆蟲等習性,“更獨特的是,由于野雞的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較普通雞種發達,抗病能力極強,幾乎不會生病,更無需注射抗生素。這不正好迎合了當前的市場嗎?”
從事新聞工作一年多的他,看到一起又一起三聚氰胺、蘇丹紅、地溝油、注水肉、瘦肉精、人造雞蛋事件,感到冰天雪地般的寒心。“餐桌上每日三餐的食物令人震驚,這不正好是我的機會嗎?說干就干!”為學習養殖技術,侯劍鋒跑遍了河北、山東、山西、河南等多個養殖場,不求報酬為養殖場免費打工,一天工作13個小時,餓了就吃饅頭蘸辣椒醬充饑,困了就在雞舍打個盹。
“最苦的是,前期野雞苗要求室內溫度在38℃左右,每天得在高溫雞舍里照料雞苗,這才知道什么叫汗如雨下。”回想當初的創業經歷,侯劍鋒雖然感慨萬千,臉上卻浮現出無比欣慰的笑容。
苦學三個月后,他開始引種試養,沒有場地,就求助村里本家親戚,租借幾間舊房,開始養殖生涯,還給自己取名叫“山人”。沒想到,朋友們都說不錯,雞崽也在慢慢長大,當收獲第一顆野雞蛋時,他徹夜未眠。
B銷售遇難題 包裝咋解決
野雞蛋漸漸多了起來,可該怎么賣呢?他又開始犯愁了。
因為野雞引種成本高,為提高品質,侯劍鋒從不用飼料,純糧食喂養并輔以青菜,而野雞產蛋量為三天一枚,不如蛋雞產蛋量高。“養殖成本高,價格相應就高,又屬于生鮮類,存放時間不宜過長,而且當地消費水平不高,銷售就成了一大難題。”侯劍鋒這才深刻感受到創業的不易,為此他跑遍了周邊縣市,遭遇無數白眼,直到遇見從事特種養殖銷售代理的白先生。“當時,我們一拍即合,他負責銷售,我負責生產,規模越做越大,2011年成立了山人養殖專業合作社。同年,新的養殖場竣工,那天,我發現父親的臉上也有了爽朗的笑容”。
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侯劍鋒開始著手在管涔山腹地數百家農戶中進行調查和篩選,挑選合格的養殖農戶成為合作供應商,他提供雞苗和先進的科學放養培訓,塑造野雞原始生長的天然環境,讓科學和自然撞擊出生態的結合產物。如此一來,在提高野雞蛋質量和數量的同時,也讓農戶多了一條增收的門路。
2015年,侯劍鋒步入而立之年。可就在事業順風順水之時,突遇經濟下滑,銷售渠道開始萎縮,農戶們望著一顆顆野雞蛋,心里像被澆了涼水,產生抱怨情緒。這讓侯劍鋒有點不知所措。最終天道酬勤,去年夏天,神池縣掛職副縣長王寶龍到養殖場考察,了解到了他的困難,倆人開始一起謀劃如何賣野雞蛋。
“呂梁山區幾個縣的掛職干部想搞個呂梁山貨網上年貨節,你來參加吧,一起努力幫你解決野雞蛋銷售的問題。”王寶龍的一個電話讓侯劍鋒喜出望外。“早就想試水電商,卻苦于沒有頭緒,這下好了,不僅幫到了我,更幫助了合作的農戶,讓他們也能重拾信心”。
然而,網上銷售和傳統渠道銷售不是一碼事,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包裝問題,野雞蛋要經歷長途物流的考驗。得知此難處,王寶龍對他說:“我們去浙江遂昌考察時,曾見過人家的 包 裝 , 你 可 以 借鑒。”于是,包裝的問題解決了。
新事物總是讓人激動不已,接單、打包、發貨……
如今,小團隊已建立起來了,幾位好學肯干的年輕人意氣風發,雖然是摸著石頭過河,但那股不怕碰壁的干勁讓侯劍鋒很是興奮。
他告訴記者:“地處貧困縣的我們無法和大城市比,信息、技術、物流、資金、市場……這些都是我們面臨的問題。希望在互聯網這個大環境下得到更多人的關注,讓這群想在家鄉打拼事業、實實在在為老百姓服務的年輕人能少撞墻碰壁。大家的建議和幫助、視野和認知、渠道和信息,對于我們來說都是最最寶貴的東西。”
是啊,人才返鄉創業是貧困地區發展的關鍵,政府也要千方百計在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上做好服務,才能真正形成精準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