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2/26 9:07:00 來源:大眾日報 閱讀數:
近日,在濱州大潤發超市,記者拿起一袋真空包裝的億利源牌生牛肉,外層貼有一長方形的肉牛胴體標簽。一掃描二維碼,手機屏幕上出現了“溯源平臺—查詢頁”,顯示出牛肉的追溯號碼、耳標號、牧場主等信息。
“從2011年3月,我們公司投資4000多萬元建成山東首家物聯網肉牛追溯系統。通過掃描產品上面的二維碼。”億利源董事長楊振剛介紹說,一頭高檔育肥牛的價格是一頭普通育肥牛的13倍—14倍,而飼養成本只是兩倍多。一頭評級為3A的肉牛能賣出8萬元,而一頭評級為5A的肉牛則能賣到18萬元。
“每頭肉牛所占的空間約為5平方米,以保證它們適度運動。”楊振剛說,如果運動量過大脂肪沉積就會減少,牛肉的大理石紋也隨之減少,會直接影響牛肉的口味及嫩度,而活動量小了牛容易“虛胖”。
為養出高檔肉牛,億利源請中國農業科學院專家開出“營養套餐”:90%的精料加10%的草料。蒸煮熟了的玉米、大麥、豆子經過粉碎機做成顆粒飼料,嚴格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混合,還時常添加些棗粉。在加工車間,工人們根據肉牛的不同部位、口感和營養成分高低分割成260多個種類。分割前,先將去掉牛皮的肉牛洗凈后進行排酸,經過排酸后的分子結構、肉酸堿度被改變,新陳代謝產物被*程度地分解和排出。同時細胞內的大分子三磷酸腺苷在酶的作用下分解為鮮味物質基苷IMP(味精的主要成分),這樣口感好、味道鮮嫩,有利于人體的吸收和消化。
據了解,陽信在全省率先建設了動物檢疫監督及畜產品質量監管中心風險防控示范點,實現了對全縣畜禽養殖、免疫及瘦肉精檢測、屠宰、產品出庫環節及檢疫監督執法過程實時無縫隙監控,同步保存數字影像檔案,為出廠的每一批畜產品保存了合法有效證據。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全株青貯玉米穗和秸稈要一同打碎,進入青貯池子,經過氨化,整株玉米就成了肉牛既軟且香的食物了。這種做法在奶牛養殖中較為常見,肉牛養殖者鮮有嘗試的。
陽信縣率先在全省推行“糧改飼”種植模式。該縣的洋湖鄉八里泊村共3600畝耕地,今年有2800畝流轉給了當地一個知名的肉牛養殖、屠宰加工企業——陽信廣富畜產品公司。“種一季玉米純收入幾百元,青貯玉米達到了3000元,而經過肉牛轉化后,產值為4000元—5000元。”村黨支部書記趙彬說,企業租地種的是很少見的全株青貯玉米。
不到一年時間,除了企業自發流轉土地糧改飼外,該縣還出現了三種模式:一是借箭牛業發展了5000畝的訂單,由其提供種子,農民負責種管;二是肉牛合作社社員把自家地“糧改飼”,這部分數量*,有幾萬畝;三是農民經紀人收購農戶的飼料玉米。如今在陽信“糧食—經濟作物”二元種植結構變成了“糧食—經濟作物—飼料作物”三元種植結構。僅2014年,當地就有七、八萬畝小麥、玉米地改種專用飼料玉米。
“現在陽信的肉牛產業,從牧草、牛犢繁育開始,到飼養、育肥、宰殺、分割、冷藏、冷鏈物流配送、餐飲及皮毛血骨的研發加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陽信縣委書記馬福祥說。
陽信能成為肉牛業的“價格高地”,是因為這里競爭充分,光從事皮革、肉牛等周邊產業的就超萬人。陽信廣富畜產品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閆洪濤說:“牛只要一屠宰,牛肚立馬被拉走,包銷給一家四川的餐飲企業。”在這里,牛糞也可以被回收發酵,做成葉面肥和固態肥,用于種植綠色有機果蔬。牛血,則可以提取SOD,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截至目前,該縣肉牛產業占農業總產值比重的41.6%,肉牛產業總產值突破350億元。
互聯網+肉牛產業
2002年,全縣年存欄肉牛13.8萬頭,年出欄8.8萬頭,擁有清真肉類企業只有2家;2007年之后,相關肉牛養殖加工企業進入發展迅猛期,紛紛從陽信縣河流鎮劉廟村所在地向外遷移擴張。
2014年5月,陽信縣與北京一畝田集團簽訂了農產品電子商務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其運營的一畝田農業網——目前全國*的農產品交易平臺,開設陽信縣特色產業帶,并在農產品電子商務培訓、大數據信息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
與此同時,該縣畜牧獸醫局籌建陽信清真牛肉電商交易平臺,在“線上”對進駐企業生產過程實行數字化影像檔案監管,對“陽信清真牛肉”品牌產品統一交割,并同步建設中國證券會鄭州交易所牛肉期貨交割地。而在“線下”,已建成的富潤廣場可供50至80家肉牛生產加工企業集中展示營銷,并承擔餐飲、賓館及商品展示、文化技能培訓等功能。“線上”、“線下”一體化流通商業模式,將使陽信牛肉產業發展如虎添翼。
目前,陽信縣已制定了肉牛產業“十三五”規劃。未來5年,陽信將通過中國陽信肉牛養殖重點發展區、肉牛屠宰加工及冷鏈物流配送區、生物科技研發區、肉牛皮革精深加工區、穆斯林風情小鎮高效生態民族產業園“五區”建設,實現從飼草種植、肉牛繁育、育肥、屠宰、精深加工到冷鏈物流配送、餐飲連鎖、皮革深加工等完整的肉牛產業鏈條,唱響“陽信清真牛肉”品牌,爭創中國第一“牛”縣,推進肉牛產業向千億級產業集群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