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3/18 8:47:00 來源:三農電商研究院 閱讀數:
電子商務已經進入了農牧行業,以前的信息不透明很快就能夠被打破了,我們可以通過網絡采購到成本更低的產品,選擇性也比以前從經銷商那買貨多了很多倍,直接的好處就是降低養殖成本,降低成本就是增加收入呀……” 這是一位農戶的一段話,畜牧電商還不成熟,但已被公認為將來趨勢之一。而且不少觀點認為畜牧業最適合垂直電子商務,也就是指在某一個行業或細分市場深化運營的電子商務模式。垂直電子商務網站旗下商品都是同一類型的產品。之前有觀點認為,畜牧行業最可能發展垂直電商——專業的買手供應鏈團隊,個性化的針對性消費者服務方案。效益方面則是前10%的的暢銷品貢獻80%的銷售額,加上批量采購帶來的價格優勢,逐步擴大規模,最后擴大為綜合電商。
是否能做垂直電商,要依行業論。在快消、農資領域,這些行業的終端消費者都是一個個體或者簡單的農民。而畜牧行業是明顯的公司性質,上5000頭母豬的有專業的采購團隊。100-300頭是公司+農戶,散戶不具有穩定的消費量,也不在信息服務范圍內,電商潛力很小。余下300-5000頭母豬的“夾心”群體由經銷商擔當專業買手和服務體。這些經銷商的專業程度是否能被外來的“第三方平臺”快速替代或者自己“觸網”還未能評估。
飼料產品評測難
從“買手”層面講,除了化藥、添加劑外,畜牧上游產業里的大頭——飼料、疫苗的痛點不是“買到假貨”,而是是否有更好的廠家。不同廠家的產品的高低、“優缺”明顯,很難像”軍品“、“母嬰”用品一樣有各種個性化的選擇。這方面,畜牧產品有所差別的,是品牌,不是種類。尤其在飼料、疫苗類別上。這會導致理論上的“垂直電商”平臺缺乏豐富的產品線,產品提供和已有的經銷商無異,更專業的買手的說法幾乎無從談起。
那么電商是否能夠更專業的服務呢?服務與銷售掛鉤,與產品定位、銷售模式相關。產品定位本身就是選擇,以鐵血網為例,一個“軍品”的背跨式的水囊比鐵壺好,消費者能買到就是“好買手+好服務”。畜牧產品呢,產品好不好,不是產品有什么鮮明的區別,而是養殖戶的信息是否靈通,知道廠家生產的實際情況、其他地區的使用情況,這個區域一般不會超出本縣。而且受制于豬本身的不確定性,論壇交流飼料、疫苗好不好也缺乏專業的評測(這方面估計只有專家能做到)。 以飼料為例,飼料有很多指標:味道、硬度、蛋白、添加劑、拉稀次數、生長速,這幾個談的最多。但是只要生長速度好,不拉稀,其他指標就可有可無。評測的價值何在,第三方平臺做評測的意義又何在。專業的第三方服務又何在?
不需要第三方平臺?
然后說一說疫苗電商。曾經有人做過設想,動保產品做電商,最好也能發展出一批評測機構配合網購。疫苗已經有了第三方服務平臺,很多大學實驗室推出了商業化的檢測服務,這些實驗室有可能發展成為“第三方”評測機構和電商平臺嗎?其他機構有這個服務能力嗎?疫苗的評測指標有什么:抗原含量、抗體水平、生產工藝是否先進、應激概率、是否有防病效果。能夠短時間評測的是抗原含量、抗體水平、生產工藝這三項。實驗室有這個能力做到,也有評測文章,也許可以有個視頻解說,對著養戶說這個說那個,像解說手機一樣闡述這3個指標。那是否說第三方平臺的服務已經可以做到了呢。“手機是人自己用的,評測可以感知。藥卻是豬吃的,評測……”
第三方平臺的終極目的是網絡導購。評測是產品定位的手段,疫苗三大評測指標都做到的產品是有的,不同疫苗確實也有不同的試驗效果,但是這個評測留給人的表演空間很小,不像手機評測那樣豐富多彩,可能一個季度出一次,而且不能評測一部手機,是很多個廠家一起做對比,一次論文就搞定了,疫苗沒有手機那么豐富的評測體驗。大豬場有自己的實驗室、自己會參觀廠家,完全自己可以做。需要新的“第三方平臺”嗎?
那第三方平臺能為養殖戶提供哪些個性化的購物體驗服務呢?分幾個方面講:1)產品定位上只能選最好的品牌,而非品種。2)在畜牧業實踐中,品牌的好壞程度是由縣級銷售區域的口碑決定的,不是全國性。3)個性服務上,第三方平臺不會配置下豬場的客情團隊。客情團隊的作用是到豬場看看豬好不好,管理好不好,關系好不好。第三方暫且不考慮“人關系好不好”。只說豬好不好、人管理好不好,如何在網絡上實現交流。新的多媒體樣式是否支持。或者說第三方負責的只是產品,服務的問題交給養戶自己或者托管公司。養戶會因為沒有服務而選擇產品嗎?中國的養戶群體和整個社會有同樣的需求,,需要最基礎的信息交流服務,再煩業務員也還是離不開業務員。貌似國外的豬也是交給托管機構,說明養殖戶始終需要現場服務。只是第三方平臺是否需要做服務的問題。
這樣看來,網絡導購做不出畜牧產品種類的多樣化供應,提供不了現場服務,畜牧業電商真的行嗎? 想象一下,假如有這樣一個網絡上的經銷商,最好的飼料品牌、最好的疫苗,但是應該說,全國的養戶都知道他這里的品牌最好,這些品牌是植入人心的,很多外資品牌人力團隊比國內品牌少,其實與“電商”只有好產品,少現場服務人員的情況類似,但是很多外資品牌一樣沒做好,說明不只是產品的問題。蘋果手機用了,只要是好,就基本上都說好,其他手機也靠定價、個性化服務取得了市場空間。但是畜牧產品很難說有個性化,就是好不好、用的好不好的問題。這個可能的網絡經銷商做到了品牌好不好,卻做不好“用的好”。
不用多說,也知道電商還不能替代所有經銷商。廣西南寧恒益德畜牧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先勇此前也說過,雖然廠家渠道下沉如同狼來了,但是經銷商這個夾心層群體永遠都有生存空間,尤其是一些有強勢產品的國外動保企業,打通國內大型養殖企業渠道,同政府職能部門打交道,會不得不依賴經銷商。
再進一步講,國外有畜產品電商嗎?中國畜牧業是在延續國外的道路,還是已經在互聯網時代走出了新路,即便是在不少公司已經開發出了預混料添加劑電商業務,其持續能力仍是值得探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