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3/30 8:44:00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閱讀數:
“奶業如何進行供給側改革?”“豬周期到底有沒有規律?”“怎么有效監管破壞草原的行為?”……在全國農牧漁業大縣局長輪訓畜牧班上,來自基層的畜牧局長們憑借多年經驗為一個又一個熱點問題建言獻策。
提振民族奶業:要抓“鮮”
“行業素質整體不高,和發達國家比競爭力不強。乳品企業的庫存量還是比較高,乳制品消費低迷。目前,全行業進入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農業部畜牧業司奶業處副處長陳江偉這樣總結奶業的現狀。他建議:“要利用好我國奶業的優勢,發揮‘鮮’的本土優勢,打造我國乳業與國外產品抗衡的利器。”
黑龍江省泰來縣畜牧獸醫局副局長李楠表示贊同。李楠補充說,國內牛奶有區域優勢,在保鮮程度上肯定高于進口奶,所以應該著重在“鮮”上做文章。為鮮奶尋找新的出路,開辟巴氏奶產品市場,奶業大縣扶持中小規模的巴氏奶生產企業,既可以讓消費者喝上營養豐富的鮮奶,又可以消化過剩鮮奶。
在討論中,“信心”是反復被提到的詞。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農牧業局副局長郭永明認為,我們國內液態奶的質量水平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很多奶企的標準達到了歐盟水平。三元食品公司運營部經理夏志春表示,國內液態奶是批批檢的,批批檢合格才能放行,檢測指標也比國外多,對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監管甚至是世界最嚴格的。李楠建議,加強正面宣傳引導,恢復消費者信心,尤其是要宣傳還原乳與原乳產品標識的區分、營養成分的差別,建議公布還原乳生產企業名單。
度過寒冬,局長們認為要群策群力。首先是政府、企業要堅定信心;更重要的是消費者信心的重建,如何打開一個窗口讓消費者看到國產奶的優質,進而消費國產奶,是政府與奶企下一步應該重點謀劃的。
生豬養殖:不要周期,要穩定
近期生豬價格再次回溫,市場行情樂觀,但與此形成對比的是,能繁母豬的存欄量卻連續下降。生豬養殖的轉型提質面臨哪些關鍵問題?大縣局長們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湖北省潛江市畜牧獸醫局局長陶小華表示,豬肉價格最近雖然有了大幅提高,但是很多養殖戶并不開心,豬周期越來越沒有規律可循,大漲之后不知何時又要面臨大跌,養殖戶盼望的是價格穩定。
“要穩定,產量和效益之間就要維持動態平衡的關系。”江蘇省濱海縣農業委員會副書記薛德華說,“不應在價格高企時盲目擴張,也不應在價格低迷時盲目縮減。如何維持這個平衡還需要相關部門不斷努力。”
湖南省汨羅市畜牧水產局局長周沫認為,要從宏觀上控制生豬養殖總量,加速推進規模化養殖的進程,同時也要提高養殖行業的準入門檻。遼寧省義縣動物監督管理局局長鄒博補充說:“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他解釋,外行人進入養殖行業往往導致人力、物力和資金的浪費,既不便于控制總量,又阻礙了生豬養殖行業的提質增效。
從總量控制方面來講,集約化和規模化有利于提質增效。薛德華說:“濱海縣引進了溫氏集團,引領養殖戶共同養豬,為養殖戶提供仔豬、飼料、獸藥、技術指導和收豬等全方位服務。所以,龍頭企業帶動,可以基本能掌控全縣的生豬養殖量,進而有效維持產量與效益的動態平衡。”
草原生態:補獎也要有考評
今年新一輪草原生態補獎政策拉開序幕,草原牧區大縣的代表們在輪訓班上積極發言,對草原生態補獎政策建言獻策。
談到之前5年政策實施的效果,四川省阿壩縣農業畜牧和水務局局長楊發禮說:“草原牧區生態補獎政策確實是一項惠民利民的好政策,特別是在我們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在保護生態的同時,也增加了貧困牧民的收入,堪稱惠民工程。”
“令人高興的是,新一輪政策也加大了對草畜平衡和禁牧的重視,里面還加大了績效評價獎勵資金投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布可賽爾蒙古自治縣畜牧獸醫局副局長費洪牛在討論時表示,這對基層牧區很有幫助。
但同時,云南省蘭坪縣畜牧獸醫局局長孫守榮也提出,按照過去的規定,補獎資金是直接發放到農戶手中,這并不能確保農戶的禁牧或者草原保護的意識樹立。建議各地進行統一規劃和推進,建立對牧民種草、護草的考評機制,真正讓牧民重視起來。“在草原補獎方面,牧民和農戶人人有份。本來是生態保護和扶貧作用的資金,卻被農戶理解成了普惠政策,對草原生態保護的作用不顯著。”甘肅省張家川縣畜牧局副局長豆曉峰也附議道。
據了解,新一輪草原補獎政策中提出,中央財政將繼續對工作突出、成效顯著的地區給予獎勵,獎勵資金主要由地方政府統籌用于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和草牧業發展。
局長們希望,通過加大績效考評獎勵資金的分量,多獎勵按規定減牧禁牧的牧民,使保護生態的好政策可以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