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4/5 8: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閱讀數: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國牛羊肉消費人群和消費量持續增加,消費整體處于穩步增長態勢。但受飼養周期、生產成本、發展方式轉型和疫病多發等因素影響,未來10年牛羊肉供給偏緊的趨勢將繼續存在。就當下的牛羊肉產業而言,國產牛羊肉供不應求,進口牛羊肉大肆涌入,如何進行供給側改革成了擺在牛羊肉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消費繼續增長 供需總體偏緊
早在去年4月20日,農業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就發布了《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5—2024)》,其中對牛羊肉產業的預判就是牛羊肉消費繼續增長,供需總體偏緊。
報告稱,未來牛羊肉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牛羊肉生產將穩步增長。在市場價格和國家扶持政策的拉動下,牛羊養殖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和組織化程度將大幅提高,預計2020年牛羊肉產量分別為784萬噸和509萬噸;2024年牛肉產量達828萬噸左右,年均增長1.9%;羊肉產量達548萬噸左右,年均增長2.5%。
與此同時,牛羊肉消費需求也將持續增長。考慮我國居民膳食結構、消費習慣、肉類價格等因素,預計未來中國牛羊肉消費繼續增加,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消費呈剛性增長。預計2020年牛肉、羊肉消費量分別為823萬噸和537萬噸,2024年分別為877萬噸和577萬噸,比2014年分別增長22.3%和26.8%。
預計到2024年中國牛肉供需缺口在50萬噸左右,羊肉供需缺口在30萬噸左右。可以預料的是未來10年,牛羊肉仍將處于供給偏緊狀態,考慮我國國內牛羊產業發展速度和國際市場供給能力,牛羊肉價格將高位運行,不排除有繼續上漲的可能,但漲幅趨緩。
國內挖掘潛力 國外進口調劑
目前,越來越多的進口牛肉正在涌入中國。據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肉類進口總量為244.79萬噸,較之2014年減少了34.32萬噸。然而,和2014年同期相比,豬肉、羊肉、禽肉及其制品的進口量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降。反觀牛肉及其制品的進口量,2015年卻增長了40.65%。
與牛肉產業類似,羊肉產業現狀也是如此。國內羊肉市場競爭力不強,受羊肉生產成本增加和羊肉消費量增長等多方面原因作用,我國本土生產羊肉在國際市場上失去價格競爭優勢,也是羊肉進口量激增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市場流通環節,進口肉與本土生產羊肉沒有明顯區分,市場價格混亂,對國內養殖企業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但今后一段時期,中國牛肉產業的總體發展趨勢仍將是“國內挖掘潛力,國外進口調劑”。
供給側改革怎么改?
一邊是越來越挑剔口味的消費者,一邊是虎視眈眈進口牛羊肉企業,如何保住國內市場主導地位,如何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如何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成為擺在廣大牛羊肉企業面前的現實難題。
牛羊肉行業供給側改革如何發力?將于7月10日—12日在內蒙古赤峰市舉行的第三屆中國牛羊肉產業大會將給出答案。
據主辦方介紹,此次大會除了中國牛羊肉及其制品博覽會之外,同期還將舉辦第三屆中國牛羊肉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精英將齊聚一堂,共同圍繞著供應側改革、產業鏈建設、海外投資等業內熱點話題進行深入探討。此外,2016中國牛羊肉行業頒獎盛典將于7月10日舉行,年度金牛獎、年度金羊獎、十大創新產品、十大人氣品牌等行業大獎也將一一揭曉。
“第二屆中國牛羊肉產業大會共吸引了300多家企業的參與,其中牛羊肉加工企業占50%。此外,大會還參觀量高達2萬多人次,累計簽約金額突破28億元。”大會組委會告訴記者,“而第三屆中國牛羊肉產業大會將會在第二屆的基礎上再上一個新臺階,參展企業和參觀人數預計都將被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