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7/19 10:15:00
來源:新華網
閱讀數:
相對比去年上半年24.4億元的營收業績,現代牧業近期發布的盈利警告顯得頗為突兀。一直以來,作為目前國內*的奶牛養殖企業,現代牧業的發展成為上游養殖轉戰下游市場頗為成功的一個案例,然而,近期其預計2016年上半年綜合凈虧損不少于4億元的盈利警告,使奶牛養殖業發展現狀再次成為行業焦點,這是不是預示著歷經一年的發展,“倒奶殺牛”上游困境仍在繼續?
多家奶牛養殖企業深陷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牧業并不是惟一一家營收告急的奶牛養殖企業。據了解,A股上市的多家以原奶生產為主的企業也都進入了經營困境。西部牧業在今年一季度營收下跌12.10%,虧損超過1300萬,上半年業績虧損預警達2200萬——2500萬,新農開發在今年一季度也同樣陷入虧損。去年,中地乳業、現代牧業和原生態牧業三家乳企營收凈利均同比下降,而這三家企業也均以奶牛養殖為主業。
“當前,畜牧養殖企業面臨虧損甚至倒閉的困境,這是事實。牧場規模越大,投入資金越多,市場價格又不能支撐牧場運營成本,虧損也會越大。”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食品處處長張軍在接受新華食品采訪時表示,目前,進口大包粉的到岸價格約每噸1.5萬,而國內牧場生鮮乳噴成粉后的價格幾乎貴一倍,與國際原料奶價格相比,國內原奶生產企業仍不具優勢,生存面臨極大挑戰。
市場價格聯動 逼困國內牧場
中國奶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奶業形勢報告(6月)顯示,今年1-5月份,中國累計進口大包奶粉365,727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1,683噸,增幅16.5%。1-5月份大包奶粉進口平均價格(CIF)為2,388美元/噸,折合人民幣15,582元/噸。從單月5月份看,中國進口大包奶粉45,978噸,同比增加2,986噸,增幅6.9%,而該月大包奶粉進口平均價格(CIF)為2,415美元/噸,比上月下跌了119美元,環比下跌4.7%,同比下跌達12.0%。
據了解,2013年的奶荒迫使很多企業用奶粉作為原料,這促使國內生鮮乳與國際生鮮乳價格形成聯動。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國際生鮮乳供過于求的狀況持續近三年,國際生鮮乳價格下降,國內的價格也同樣走低,這對國大型牧場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以國內重要的奶源基地黑龍江為例,目前,黑龍江省平均收奶價已由2013年的3.76元/公斤下降到2015年的3.27元/公斤,降幅13%;規模牧場收奶價格由5.5元/公斤下降到2015年的4元/公斤,散戶甚至不足3元/公斤,全省奶農因此年減收28億元。而最能直觀體現原奶市場銷售情況的奶站數量也由3062個減少為1040個,降幅達66%。
三線城市以下地區消費低迷致增速放緩
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在第七屆中國奶業大會上曾表示,國內市場乳制品銷售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消費低迷,增度放緩。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液態奶銷售總量2738.9萬噸,比上年增長了3.6%。但與“十二五”期間每年平均增長5.1%,“十一五”期間每年平均增長11.1%相比,增幅明顯偏低。
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從全國目前情況來看,造成國內從2015年殺牛倒奶,從小牧場虧損逐漸演變為大型牧場虧損,最根本的原因是供求失衡,特別是三線以下城市的乳制品消費情況不容忽視。
宋亮解釋,“從近五年來乳制品的消費情況來看,量的增長主要來自三線城市以下地區的需求,由于該地區消費者沒有形成穩定的乳品消費習慣,福利消費、節日消費、送禮饋贈等方式成為其消費主要動力。但是2014年以來,隨著收入水平下降,加之我國對三公消費、福利消費收縮,限制了乳制品的增量消費。”此外,乳制品和飲料之間的替代關系增強,也是乳制品消費放緩的主要原因之一。
調整產業結構 呼吁政策扶持
對于現代牧業的困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外部市場環境惡劣,現代牧業虧損也存在自身經營方面的問題,比如在消費終端上,現代牧業主打高端奶,但是當前高端奶市場已經飽和,在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如果單品獨大,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也會較弱。一些大型乳企之所以能夠抵抗風險,在于他們產品線豐富,且企業在經營配合、內部調節方面機制順暢。
對此,宋亮認為,“中國并不適合發展萬頭牧場,*的問題在于規模不經濟,表現為成本高,成本下降空間小,難度大,這樣的模式不具備國際競爭力,這是整個畜牧養殖業應該注意的問題。”現代牧業轉型應重新規劃,拆分大型牧場,提倡適度規模化、規范化,種植業養殖業相結合的養殖方式。
針對畜牧養殖業面臨的困境,業內人士呼吁,當前,應大力打擊復原乳的使用,嚴格進口奶的優質程度,提高我國生鮮乳標準的同時,對收購生鮮乳的企業進行補貼。除此之外,土地流轉問題也將成為畜牧養殖業轉型升級,乃至農業實現現代化的關鍵因素。
宋亮預計,未來兩到三年,市場情況仍沒有任何變化的話,國內大型牧場將會陸續陷入絕境,不排除個別大型牧場會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