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9/9 9:30:00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閱讀數:
今年以來,“二師兄”打了個“翻身仗”,身價一路上漲,生豬價格創五年來歷史高點,豬肉價格持續高位行情。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豬肉價格的上漲,受市場供應偏緊等周期性因素影響,因供給不足造成的,預計肉價將在短期高位運行之后,從下半年進入下滑通道,呈逐步回落走勢。
“豬周期”大概是2、3年循環一次,有“一年賺、一年平、一年虧”的說法。在這段時期,養殖戶該如何應對“周期魔咒”,他們有何錦囊妙計日前,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豬肉價格持續高位行情
“今年都快吃不起豬肉了。”當前在市場上,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語。確實從春節過后,豬肉價格不僅沒有止漲回落,反而一路走高,目前豬五花肉的零售價每公斤達32元,“瘋漲”是百姓和業內人士共同的感受。
“往常年豬肉價格,一般就是春節左右達到最高點,節后會逐步回落,但是今年持續上漲,到了6月份達到了高峰。”在芝罘區紅利市場一家攤主介紹,肉價高是普遍現象,因為批發價就高,商販們也是按照進價來確定零售價的。
“零售的還好一些,多少總有利潤可賺,最難的食品加工廠和賣熟食的。”另一位了解行情的商販介紹,現在毛豬特別難收,食品加工企業多在微利運營。
市場行情如此,養殖場情形如何昨天,記者來到萊陽市龍旺莊街道南曲格莊村,見到附近三里五村規模*的養殖戶趙永喜。他的養殖大棚占地500多平方米,飼養著28頭母豬,一年出欄的肥豬可達300頭以上。
“生豬價格確實有點斷層式起落,比如去年春天的毛豬價格是每公斤10元,今年6月份就漲到了每公斤19元左右,幾乎翻了一倍。”趙永喜說,今年對養殖戶來說是個好年份,但這么高價運行,心中總是覺得不踏實,擔心隨時可能掉下來。
趙永喜的擔心不是毫無根據的。從2012年開始,生豬養殖業整整低迷了三年。直到2015年第三季度,生豬銷售行情才持續看漲,從每公斤均價12元一路漲到20元左右,其間創出多個歷史最高紀錄,被業內稱之為“超強豬周期”。
“主要是前幾年跌怕了,現在市場上一有風吹草動就擔心,豬價還是穩定的好。”多個受訪養殖戶說。
周期成為養殖戶“魔咒”
生豬養殖,一年*的開銷就是飼料。
趙永喜算了一筆賬:像他這樣規模的養殖場,一年能消耗近百噸飼料,光支出費用就是幾十萬元,按每頭豬養到120公斤出欄,飼料的成本在710多元,再加上人工費、水電、防疫費、固定資產損耗等開支,每頭豬的成本要增加130多元。折算起來,豬肉價格只有保持在7元以上,才能不虧本。
“當然如果不是自繁自養的豬場,以現在行情,購買一頭超過25公斤的仔豬還要1000元左右,這支出就大了。”趙永喜說,當然在前幾年,仔豬的價位遠低于當前,保本價也沒有現在高。
在采訪中,養殖戶介紹,飼養行業有一個模糊的“豬周期”,大致軌跡是: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這個周期大概是二、三年循環一次,因此“一年賺、一年平、一年虧”就成了養殖戶們的“魔咒”。
表面上看來,這種所謂的“周期性調節”符合市場的供需關系規律,但在這種帶有“滯后性”的市場調節中,確實有相當一部分養殖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并且這樣的情況還在周期性地循環上演。
“這樣的周期其實對于我們這種可以混合種植、養殖的個體戶來說還勉強可以支撐,倒是那些全部精飼料養殖的大型養殖場,受到這種價格沖擊的話會非常難受。”海陽市朱吳鎮養殖戶王福重表示,因為獨立的大型養殖場全部都是規?;B殖,養殖結構和手段基本確定,受到調控手段比較有限,不如散戶靈活。
以種植保養殖抵御風險
“豬周期”不太好衡量,那養豬盈虧有沒有一個標準這就要提到一個專業名詞———豬糧比價。它是指生豬價格與玉米價格的比值,是衡量豬肉價格的一個重要指標。其中豬糧比價越高,說明養殖利潤高,養殖戶補欄的積極性也越高。
根據了解,豬糧比價的綠色區域為5.5:1到8.5:1之間,而近期,我市的生豬出欄價格每公斤為18元以上,玉米每公斤的價格為2元左右,豬糧比價約在9:1以上。
“去年2月下旬,生豬出廠價格僅為每公斤11.2元,比現在低了很多。”萊陽市物價局價格監測科科長遲繼紅介紹,前兩年豬肉價格持續“低潮”,淘汰了一批小養殖戶,目前留存的基本都屬于風險抵抗力強的養殖戶。
“俺們現在是混合種植和養殖,種植園和豬大棚互相配合,豬糞可以當肥料,農作物秸稈等則可以粉碎作為混合飼料喂豬。”作為一位有10多年養殖經驗的專業戶,王福重有著自己一套抵御價格風險的“套路”,他說,在生豬價低時,自家除了田間的一些農作物,還會去收購一些蔬菜、芋頭皮等作為無公害混合飼料,不僅減少一定的精飼料比,降低了成本,還可以保證母豬的營養配比。
以種植保養殖,以養殖促種植,是多數規模養殖場抗住“價格魔咒”的一條“妙計”,那食品加工企業又是如何抵御風險“豬肉價格像這樣持續走高近一年的情況,我是多少年都沒遇到過了。”萊陽市畜牧局畜牧科技科科長衣恒磊介紹,該市食品加工類企業比較多,像龍大集團這種肉食加工類的“航母級”企業,都會有自己的大型養殖場,他們通過精加工給肉類產品提高附加值,從而也能保證養豬場的日常維系,“但是獨立于企業的養殖場日子就會比較艱難,前幾年已經淘汰了相當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