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5/23 13:27:00 來源:重慶晚報 閱讀數:
為營造理解、尊重、關愛殘疾人的家庭環境和社會氛圍,區文明辦、區殘聯、區婦聯決定開展“永川區首屆最美殘疾人家庭”評選活動。
評選活動開展以來,我們看到了更多殘疾人,用他們堅強的意志面對生活。同時,也看到殘疾人家庭對殘疾人的理解與幫助,涌現出一批批殘疾人家庭代表。
今天,讓我們走進最美殘疾人家庭代表之一,張孫蓮家庭。
因故致殘
不怕挫折兩度開辦養豬場
2008年夏,張孫蓮在為生豬儲料時,右手指不慎被切料機切掉,造成肢體殘疾。突遭變故,張孫蓮一度萬念俱灰。在丈夫謝祥友的呵護和鼓勵下,加之無意間在電視節目上看見一位比自己情況更加嚴重的殘疾人搞養殖致富的新聞,張孫蓮重樹勇氣信心,說干就干。
隨即,張孫蓮就與丈夫商量,利用屋邊空曠閑置的地修建一個養豬場,她堅信天道酬勤,只要有辛勤的付出,就一定能闖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致富路。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為了湊齊資金,她跑破了鞋,磨破了嘴,最終籌集了辦養豬場需要的10多萬元。
不料屋漏偏逢連夜雨,由于初期不懂養殖技術,修建的養豬場過于簡陋,加上對母豬和豬仔的防疫又沒把好關,飼養了沒多久,仔豬全染病死亡,辛辛苦苦籌集來的10多萬元一下子全部賠了進去。
接連的打擊讓張孫蓮幾近崩潰。可她并未氣餒,在紅爐鎮殘聯、獸醫站和村委會的幫助下,張孫蓮多方籌集資金,對原有圈舍重新進行了合理改造,又買了10余頭母豬接著再干。
身殘志堅
與豬“同吃同睡”鉆研養豬技術
在養豬實踐過程中,張孫蓮漸漸明白養豬是個技術活。豬的品種、飼養、繁殖、防疫、衛生等環節哪一項都不能掉鏈子。于是,她虛心向養豬大戶討教,向獸醫學習防疫知識,并利用遠程教育平臺學習科學養豬知識,提升自身科學養殖技能。很快,張孫蓮就學會了給豬打針、配藥,從一個養豬門外漢變成了養豬能手。
為掌握生豬的生長與生理特點,發現規律,總結經驗,多年以來,張孫蓮與丈夫時常沒日沒夜地待在養豬場里。他們認真觀察記錄豬的生長習性,分析其生理特點,利用理論與實踐的科學養殖技術,對豬舍和產床加以改造,對提高生豬的繁殖和生長起到良好的效果。慢慢的,張孫蓮的養豬事業有了起色。
輻射鄉鄰
幫助20余戶鄉鄰養豬致富
眼下,張孫蓮的養豬場已初具規模,標準化圈舍占地面積600余平方米,年出欄生豬300余頭,利潤20余萬元。
“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是小康路。”對于目前取得的成績,張孫蓮并不滿足,自身致富之余也不忘鄉親,主動幫扶大家籌資金,建豬舍,傳技術,以規模化發展帶動更多鄉親走上養殖致富之路。只要養殖戶有任何問題,電話能夠解決的,她就耐心溝通說明,電話溝通不了的,她就直接上門處理。
在張孫蓮的帶動下,紅爐鎮龍井口村現已有20余戶村民靠發展生豬養殖走上了致富路,其中*的養殖戶規模已達200余平方米。張孫蓮表示,對窮苦百姓和殘疾人生活的困苦深有體會,希望能夠以一己之力幫助更多鄉親和殘疾人擺脫貧困,奔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