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7/11 9:29:00 來源:亳州晚報 閱讀數:
發展特色種養業扶貧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扶貧是我市實施產業脫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亳州市農業部門積極組織實施,目前特色種養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扶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托管式“扶貧羊”模式受歡迎
日前,記者來到譙城區魏崗鎮大陳村,正碰到貧困戶張利英到巨億牧業家庭農場,看看自己托管養殖的扶貧羊的長勢。
2016年,為了幫助鎮里的貧困戶脫貧致富,鎮里為像張利英一樣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每家提供了8只扶貧羊。考慮到張利英沒有多少養殖經驗,魏崗鎮政府與巨億牧業家庭農場簽訂“精準扶貧幫扶協議書”,協議時間為三年,協議內容為貧困戶將母羊寄養在巨億牧業家庭農場,每年每只母羊的效益在1000塊錢左右,巨億牧業家庭農場在每年農歷十二月二十按照一只羊500元的利潤發放給貧困戶。
現在,全鎮有300多貧困戶把扶貧羊送到了巨億牧業家庭農場托管養殖,扶貧羊變成托管羊后,讓扶貧戶收入有了可靠的保障,托管羊也成了當地貧困戶的脫貧致富羊。
這只是我市特色種養業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譙城區5月25日出臺了《貧困村發展特色產業獎補辦法》,主要內容為參照市亳藥花海大世界土地流轉補助標準,對20個擬出列貧困村從事中藥材規范化種植、中藥材種苗繁育、蔬菜種植、苗木花卉、林果和規模養殖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補貼。5月28日又出臺了《進一步推進扶貧養羊補助實施辦法》,規定貧困戶購10只母羊,給予扶貧補助資金5000元。
另外,蒙城縣5月10日出臺了《2017年特色產業扶貧獎補辦法》,對貧困戶種養殖規模達到一定標準的給予獎補;對貧困村發展特色種養業達到一定規模或達到“一村一品”專業村標準的給予獎補。利辛縣3月3日出臺了《特色種養業扶貧工程實施方案》,對貧困戶種養殖規模達到一定規模的給予獎補;對貧困戶開展農機托管服務,按照“一耕兩種兩收,每畝每年200元”的標準,給予獎補。
強力推進農業扶貧重點項目
根據《中共亳州市委、亳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按照職責分工,市農業部門主要承擔特色種養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扶貧的脫貧攻堅任務。
脫貧攻堅期主要任務包括:縣區統籌整合資金,在符合規定的條件下,優先用于扶持產業發展。經過脫貧攻堅,全市特色糧油、蔬菜、中藥材、水果、畜禽、漁業等主導產業明顯發展壯大,利益聯結機制不斷完善;每個縣區發展一批脫貧帶動能力強的特色產業基地;重點貧困村至少發展1項特色產業,每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至少能從事1項特色種養業。2017年,特色種養業扶貧目標是,符合產業發展標準的特色種養業扶貧村達到60%以上、特色種養業扶貧戶達到80%以上,符合“一村一品”標準的特色種養業扶貧村達到20%以上。
圍繞目標任務,我市結合實際,通過“傍大款”和金融支持,依靠實力強的龍頭企業帶動,積極發展特色種養業。重點推廣實施渦陽縣溫氏集團生豬產業化扶貧項目、蒙城強英鴨業產業帶動扶貧項目、利辛強英鴨業產業帶動扶貧項目、銀行貸款支持扶貧項目等四項重大產業扶貧項目。
按照全市統一安排部署,市農委還積極參與全市“重精準、補短板、促攻堅”扶貧業務培訓,市農委主要負責人上第一課,又精心挑選了4名熟悉業務的人員赴縣區授課。截至6月26日,培訓工作已全部結束,共參與培訓40場次、89個鄉鎮、13218人,有力推動了產業扶貧工作的開展。
針對各縣區出臺的特色種養業扶貧政策和省、市特色種養業扶貧考核任務落實情況,我市精心組織實地抽查,幫助縣區查找問題,督促縣區加快推進特色種養業扶貧工作。截至7月8日,已抽查2個縣,并形成兩期《特色種養業扶貧實地抽查情況報告》。
挖掘產業潛力推動精準扶貧
據統計,截至6月底,全市已發展1項以上特色種養業的貧困村175個,占全市256個有條件發展特色種養業貧困村的68.4%,其中,有76個村形成“一村一品”專業村,占有條件發展特色種養業貧困村的29.7%;從事1項以上特色種養業的貧困戶有44520戶,占有條件發展特色種養業貧困戶53046戶的79.4%。全市有2566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直接帶動259個貧困村、25604戶發展特色種養業。
市農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前產業扶貧攻堅中,產業項目選擇還缺乏專業化的績效評估,產業項目市場經營風險較大。有的產業扶貧項目沒有對項目進行績效評價,提出的產業扶貧項目缺少科學論證,與實際脫節。有的項目進展緩慢、回報周期較長、帶動能力不強。農民組織化程度不高,部分貧困村發展產業項目的經營體系落后,仍以家庭式、作坊式經營為主體,分散的“小生產”很難與“大市場”對接。
為此,亳州市將加強科學論證,精準選擇產業扶貧項目,因地制宜,發揮當地資源優勢,精準選擇一批“短、平、快”、回報率高、帶動力強的產業。將根據資源稟賦,充分挖掘優勢產業潛力,再選擇、發展一批發展前景好、效益高、帶動能力強的扶貧產業,解決扶貧產業單一、產業扶貧結構單一的問題。充分調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能人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積極性,進一步擴大產業扶貧覆蓋面,努力推動貧困村、貧困戶通過發展產業實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