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10/24 13:48:00
來源:四川日報
閱讀數:
生豬、牛、兔、蜂群等規模長期穩坐國內頭把“交椅”,擁有60多個*生豬調出大縣……一系列指標讓四川坐擁全國“資深”畜牧大省頭銜。
然而,畜牧大省正面臨嚴峻挑戰——人們對綠色有機畜產品和牛羊需求不斷增大;美國牛肉今年7月重返中國市場,對國內農產品沖擊日益加大;面對環保高壓,養殖業治污面臨挑戰……重重挑戰下,四川何去何從?
繼2016年9月全省現代畜牧業發展現場會作出部署后,近日四川省又出臺《關于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畜牧大省正向畜牧強省全面挺進。
A
補短增效 破解結構性矛盾突出難題
“大是大,但是出省一比就發現不強,叫得響的牌子不多,全國餐桌離不開的產品少!”多位參加過全國性農業展會的川籍畜牧企業和專合社負責人表示。
這正是我省畜牧業發展重要短板——結構性矛盾突出。“豬肉產量占肉類逾七成,牛羊兔和奶產品發展不足,需大量調入。”省農業廳畜牧處負責人介紹,規模養殖場占畜禽養殖場比重不到10%,去年生豬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比重不到35%,遠低于全國水平,良種化水平也不高,全國100家生豬核心育種場,四川僅6家。
小規模不僅導致組織化程度偏低、生產成本高、比較效益低、現代要素引入難等一系列問題,也給生態環保帶來挑戰。農業廳數據顯示,全省畜禽糞污年排放量達2.5億噸,占全國的6.5%,而綜合利用率僅為62%。
補短增效,《意見》明確,要破解畜牧生產效能不高、養殖布局結構不合理、農牧結合不緊密、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低等突出問題。
瞄準2020年,我省設定產值、生產、生態三大目標:畜牧業產值、增加值占農業總產值、增加值比重分別提高3%,非豬產值占畜牧業總產值比重提高5%;年出欄生豬達到并穩定在7000萬頭左右,牛、羊、家禽和兔出欄分別達到340萬頭、1953萬只、7.9億羽和2.5億只;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
“今年我省提出建設全國‘四區四基地’,其中之一就是全國最重要的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此次也被寫入目標。”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指出,此次還明確提出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優質蜂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別小看小小蜜蜂,去年全省養蜂產值22億元左右,但通過授粉帶來的間接產值已逾千億元。”省蜂業管理站相關負責人介紹。
B
治污謀綠 兩大重點直指綠色謀變
四川省此次出臺的《意見》特別強調綠色發展,透露出畜牧大省治污謀綠的決心。
《意見》5大重點任務有兩大重點直指綠色謀變。“‘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準’是硬杠杠。”省農業廳畜牧處負責人表示,我省將調整完善縣域畜牧業發展規劃和區域布局,明確養殖總量和具體區域位置并向社會公開,同時推進生產方式全面升級。
“以地定養、以養促種,種養結合、循環利用”原則在我省全面確立。省農業廳產業處負責人介紹,比如50萬頭生豬養殖過去可能放一個地方,現在要按1畝田承載5頭豬比例嚴格配套,既種養循環,也解決糞污。
此外,針對畜禽廢棄物這一農業面源污染*來源,我省兩次全面普查養殖場信息。同時,出臺畜禽養殖場(小區)規模標準,印發污染防治技術指南,赴各地明察暗訪督促整改。
“各市州已完成禁養區劃定,21萬余個畜禽養殖場(戶)的底數也已摸清。截至9月1日,數萬需要整治或在禁養區內確需關閉的養殖場(戶)已有逾70%完成整治、逾80%完成關閉搬遷。”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銜接環保部門專門對禁養限養劃定進行規范完善。
治污同時,我省通過國家項目等抓手發力。目前,蒼溪、蒲江、南江三縣已被確定為全國首批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三臺、瀘縣、宣漢三縣肩負實施國家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重任,射洪等6縣也正在參加國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競爭立項。我省還將推動更多畜牧大縣納入國家治污項目“盤子”。
“全省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實施意見近期也將出臺。”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補充。
C
轉型升級 大力引進培育重點龍頭企業
廣東溫氏集團仔豬繁育場項目于蒼溪動工、巨星集團100萬頭優質生豬產業化項目落戶屏山,北京大北農集團100萬頭生豬項目布局巴中,新希望集團與涼山簽訂6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協議……養豬巨頭紛紛在川布局,成為今年業界一大信號。
作為養豬大省和消費大省,我省是國家“十三五”養豬業重點發展地區,而“豬周期”帶來的行業洗牌和環保督查促成的綠色升級,更讓各大養豬巨頭看到了契機。
《意見》明確,大力引進培育一批整體實力強、市場占有率高、行業排位靠前的重點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從供種、飼料、技術、屠宰加工、品牌打造全產業鏈發力,可帶動提升產業集約化、產業化、品牌化水平。”省農業廳畜牧處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穩畜禽、興牛羊”戰略被反復強調。目前,我省生豬養殖成本比發達國家高40%,一頭母豬年均提供斷奶仔豬比發達國家少10頭以上。背后是作為我省重要名片的生豬業亟須做優做強,“一豬獨大”格局也需加速扭轉。《意見》不僅明確生豬規模養殖場出欄率、能繁母豬年均提供肉豬頭數、人均飼養量等效率指標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目標,也對非豬產值比重提高5%給出明確要求。
為此,我省將加快丹麥、美國生豬等優質高產畜禽品種引種,大力推廣川藏黑豬、蜀宣花牛、南江黃羊、大恒肉雞、天府肉鵝、川白獺兔、阿壩中蜂等地方優質特色品種,同時,擴大“糧改飼”試點,推進“以草換肉”“以秸稈換肉奶”工程,大力發展牛、羊和小家畜禽。
品牌創建也是一大重點。我省將圍繞地方優質特色品種,分別制定生產規程、產品質量標準和經營管理辦法。同時,重點依托涼山半細毛羊、烏金豬打造大涼山區域品牌,依托麥洼牦牛、阿壩中蜂等打造川藏高原區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