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11/1 8:54:00 來源:今日寧鄉 閱讀數:
家住湖南省長沙市流沙河鎮草沖村的郭廟輝一家3年前還是貧困戶,全家一年的收入只有1萬元出頭,如今,成功脫貧的他年收入近4萬元,日子越過越紅火,正朝著小康生活邁進。在郭廟輝看來,“勤勞”二字是他脫貧的法寶。
上半年建檔立卡 年底成功脫貧
在草沖村,郭廟輝是第一批脫貧的,2014年4月正式建檔立卡,同年12月便正式劃出貧困戶之列。和很多貧困戶一樣,他當年被列為貧困戶的主要原因是沒有一技之長。另外,郭廟輝的妻子患有冠心病,10多年來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家庭的重擔基本落在郭廟輝的肩膀上。
郭廟輝說當被正式評定為貧困戶時,內心的感受是非常復雜的。一方面,作為貧困戶可以實實在在的享受一些優惠政策,增加家庭收入;另一方面,作為家里的頂梁柱,他覺得沒有給家人們好的生活,內心有些許愧疚。但郭廟輝深知,愧疚是不能解決任何實際性問題的,2015年,他抓住機會乘上了扶貧專列。針對專業技能缺乏問題,他參加了由流沙河鎮組織的專業養殖培訓。培訓結束后,他喂養了4頭母豬,生了8窩小豬仔,共計80余頭。因為豬價好,出欄時以均價300多元/頭的價格出售,收益近3萬元。正是這8窩豬仔,讓郭廟輝一家成功脫貧。
“有了技術心里就有底了。”郭廟輝計劃,明年再擴建一棟豬圈,拓展養殖規模。
年收入從1萬元到4萬元
除了喂豬,勤于打零工也是郭廟輝脫貧的一大原因。他說正常情況下每年出了正月十五就會外出打工,直至農歷3月農忙時節便回家搞農業生產,8月中旬收割完水稻后再出去,直到年底回家過年。
2016年,是郭廟輝最高興的一年。他帶領本村10位村民外出修建鐵路,雖然只工作了幾個月,卻掙了近3萬元。“以前每年收入只有萬把塊,現在好太多了。”郭廟輝笑著說加上家里種田和喂豬、雞、鴨等,除去開支每年有近4萬元的純收入,遠遠超出了脫貧標準。
今年,郭廟輝不打算再出遠門打工,他和同村村民接了三棟新房的建設任務,每天有180元的收入,對此他很是滿意。對于未來,郭廟輝覺得,只要勤奮日子就會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