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11/2 14:45:00 來源:北京晚報 閱讀數:
“中國在滿世界買驢皮”——今年以來,中國企業買驢的消息從非洲、中東、美洲等多地傳來。作為擁有千年養驢史的世界主要產驢國,為什么中國要滿世界買驢皮?
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6》顯示,1996年底,中國有944萬頭驢,但從那以后,驢的數量逐年下跌,到2015年底,全國的驢只剩542萬頭。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韓國才在接受北京晚報記者采訪時更新了最新數據,全國2016年僅剩毛驢467萬頭,比1996年下降了477萬頭。
為什么中國養殖戶卻不愛養驢?市場對驢的需求又如何?
數說
中國驢頭數20年下降一多半
中國是世界主要產驢國,西藏和新疆都分布有野驢。歷史上,驢和馬、牛等牲畜,一直都是中國農村的主要畜力來源。驢的形象也經常出現在文學作品、神話傳說之中。因驢生性溫順、不易得病、體質結實、容易喂養,民間還有“窮養驢、富養馬”的說法。尤其在偏遠山區,驢能發揮它善走崎嶇山路的特長,深受農民喜愛。隨著時間的推移,從西北到中原,從寒冷的東北到濕熱的江南,都有驢的分布。除了作為畜力,中國多地存在食用驢肉的風俗,且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一說。山東等地還利用驢皮制作“阿膠”等中藥材,補血補氣。
據《中國統計年鑒2016》數據顯示,1996年,中國驢的年底頭數為944.4萬頭,此后每個統計年份,驢的數量都在下降,直到2015年的542.1萬頭。
與驢相似,曾作為重要畜力來源的馬和騾子的數量,也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馬在1996年年底頭數為871.5萬頭,到2015年有590.8萬頭。騾子在1996年年底頭數為478.0萬頭,到2015年有210.0萬頭。
作為重要肉食來源的牛、羊、豬,沒有像驢、馬、騾子那樣數量下降。牛的年底頭數基本穩定,從1996年到2015年都穩定在10000萬頭以上。羊的年底只數也穩定在23000萬只到30000萬只左右。豬的數量最多,而且逐年增加,僅出欄頭數就從1996年的41225.2萬頭增加到2015年的70825.0頭。
飼養
養一頭驢利潤不足千元
驢的數量逐年減少,要想在北京周邊找到養驢的養殖戶難度也不小。
記者曾在2011年前往天津市薊縣東施古鎮采訪紅極一時的“大學生豬倌”鄭娜,當時,因為成本上漲和價格波動,鄭娜賣掉豬仔轉而養驢,驢省料少病,比養豬風險小得多。時隔六年,記者沒能撥通鄭娜的電話,與東施古鎮聯系,該鎮工作人員表示鄭娜的養殖場已經許久沒有看見有人出入了。
距離北京260多公里的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有一個養驢的養殖場。
張文,這個土生土長的隆化人,就是這家養殖場的老板。與內蒙古自治區相鄰的隆化縣,擁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獨特自然條件,水草豐美,自古以來就因適合開展畜牧業而聞名。在2015年,張文建起了養驢場,購進小驢苗,準備育肥后出售。
“當時是看到一些消息,說驢皮緊俏,養驢利潤比較大。所以就開始買小驢苗,最高峰的時候,我這里存欄的驢有180頭。”養驢的周期比豬牛羊都長,從小驢苗養到能出欄,一般需要10到12個月。經過漫長等待和精心飼養,到出欄的時候,張文的心卻涼了半截。
“我買小驢苗的時候,是以每斤22塊錢的價格買的,等到出欄賣肉的時候,市場上收活驢的價錢只有18塊錢一斤。如果屠宰完了,賣純驢肉,價錢高一點,能到28至30塊錢一斤。但是,一頭500多斤的驢差不多才出250多斤肉。屠宰還有成本,所以賣純肉更不合適。”
賣驢肉利潤低,驢皮呢?張文說,由于自己養殖場規模不夠,無法與阿膠企業達成協作關系,只能將驢皮賣給販子。500多斤的驢大約能出20多斤皮,“驢皮春節前后最火的時候,能賣80塊錢一斤,一張皮1000多塊錢。現在,賣不到那個價了”。
養了一年多驢,張文核算完所有成本,大約每頭驢能賺800到1000塊錢。他說,如果能擴大規模,達到500頭以上的存欄量,才能跨過販子直接將驢皮賣給阿膠企業。“但是,要達到500頭的規模,得千萬以上的投資,承受不起。”
現在,張文養殖場里的驢,從最高峰的180頭,減少到只有5頭,他已經改養牛了。“牛,同樣是育肥,3到4個月就能出欄,刨去各種成本,一頭牛能賺2000多塊錢。而且,一年能養兩三茬。”
短缺
驢苗價高致200萬頭缺口
張文養殖場的驢皮,經由販子,全部賣往山東,這里有大規模的阿膠企業需要驢皮作為原料。
張文覺得,主要是小驢苗太貴,導致養驢利潤低,養殖戶養驢熱情下降。“如果能發揮宏觀調控的力量,增加市場上小驢苗的供應,降低小驢苗價格,養驢的市場就能真正活躍起來。”
山東濟寧人魯續忠,獸醫出身,因山東驢業市場興旺,他和幾個同行一起,創辦了一個養驢聯盟網,專門提供驢業信息。“現在養驢,是一件‘低風險低效益’的事。”低風險,是因為驢好養活、生病少;低效益的原因,跟張文說得很像,就是小驢苗太貴了。
魯續忠告訴北京晚報記者,2016年全國阿膠產量大約5000余噸,大約需要9000萬斤鮮驢皮做原料。按每頭驢平均能出產25斤驢皮計算,則需要360萬頭驢才夠使用。全國現在的驢存欄量,每年最多出欄150萬頭驢,所以市場上驢的需求缺口達到200萬頭。
不過,如今像張文這樣買小驢苗搞育肥再出售成品驢的多,搞繁育的卻很少,造成市場上小驢苗越賣越貴。“以前沒有這樣的情況,因為農村家家戶戶都養驢,用驢耕地、拉磨、拉車。村里母驢多,小驢苗自然就多。現在都有機械設備,早就不用驢了。”
在山東,只有阿膠企業集中的聊城地區,還有比較大規模的養驢。而從全國范圍看,最集中的養驢基地是蒙東(內蒙古自治區東部,以赤峰為代表)和遼西(遼寧省西部,以朝陽、阜新、錦州等代表)。
“即便是這兩個地區,母驢和驢苗也不多,都是販子在農村零散的收,然后拿到市場上銷售。”魯續忠透露,在山東,最新的小驢苗價格能賣到26元/斤,一頭200斤的小驢苗售價就高達5200元。養驢的養殖戶就圖個穩定,“餓不著、賺不多”。
專家
規模化養驢體系還未形成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韓國才,是畜牧業專家,他在接受北京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和牛、羊、豬等牲畜相比,目前,中國還沒形成規模化養驢的體系,但對驢的需求又比較旺盛,所以造成驢的數量逐年下降。
“最近十年,隨著阿膠等保健品熱銷,驢皮的需求量增加,但市場供應不旺盛,造成缺口。”對于中國企業滿世界買驢皮的傳聞,韓國才表示,確實有企業到非洲、中亞甚至澳大利亞等地去嘗試過。“目前全世界大約有4000萬頭驢,分布在一些偏遠困苦的地區,被用作畜力。開發驢的食用和藥用價值,主要存在于中國。”中國企業去海外進口的是驢皮,而非活驢,但這也確實造成了驢數量的減少,引起了當地的關注和不同聲音。
國內驢業市場如果想要達到供求關系的平衡,主要還是要建立規模化養殖體系。“動物,有一個自然再生產過程,必須有一定數量的基礎母驢,一代一代這么繁育下去。以前,一家一戶散養的時候,這是最好養的,吃的簡單、不愛生病。現在,要是想達到大規模圈養的程度,難度就大了。一是驢這種動物天性比較散漫自由,不習慣圈養。二是科學的規模化養殖體系還沒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