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8/1/18 9:43:00 來源:安順市人民政府網 閱讀數:
安順紫云自治縣五峰街道辦紅光村是一個深度貧困村,該村地處巖山地帶,土地貧瘠、嚴重缺水等自然因素制約著該村的社會經濟發展,為走出貧困,近年來,紅光村村民不懼困難,立足自然資源,大力發展種養業,脫貧致富有了奔頭。
1月11日,記者在五峰街道辦主任楊熊的帶領下來到紅光村,在村委會前面的一個山丫口,傳來一陣陣雞鳴聲。山丫間有序擺放著20余個雞舍,雞舍里喂養著一只只體重約2斤左右的綠殼蛋雞。
“這是紅光村綠殼蛋雞養殖點才引進的第一批綠殼蛋雞,有3000余羽。”楊熊說,引進的雞苗較大,有的已經開始產蛋了,預計今年2月份可全部進入產蛋期。
“種植業需要肥沃的土地,養殖業需要充足的水資源,這些條件,在巖山地區都不具備。”楊熊說,雞苗剛引進來時,紅光村村民用人工背水喂養雞苗,隨著雞苗的逐漸長大,用水量增加,紫云畜牧服務中心駐紅光村“第一書記”尋求“娘家”的幫助,要來了抽水機和水管,從山下的水池抽水到養殖點,解決雞苗的飲水問題。
“為了讓貧困群眾增收脫貧致富,結合紅光村的實際,我們大力發展生態養殖。”紅光村村主任陳德云說,村里采取“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綠殼蛋雞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在利益分成上,貧困戶利用10000元“特惠貸”參與入股,第一年可獲得600元分紅、第二年獲得650元、第三年獲得700元,讓貧困戶實現無風險增收。
“為解決綠殼蛋雞養殖點的用水問題,紅光村準備在山下建一個積雨蓄水池。”陳德云說,去年,原準備在村里建一個大型養豬場,但考慮到養豬的用水量較大,只得選擇用水量較少的綠殼蛋雞產業。
在紅光村,每家每戶都建有一個小水窖和小水池,水窖的水用于人飲,水池的水用于牲畜用水。
目前,紅光村有繁殖母豬25頭,養豬10頭以上的人家20余戶。
走進紅光村把來寨組,記者看到山坳里放養著一群黃牛,一間老木瓦房里,村民李樹文正在做著午飯。
“準備吃完午飯把牛群趕到另一個山坳去放養。”李樹文說,34頭牛在這里已經放養了10多天,今天準備換個地方放養。
“在巖山地區養牛很困難,即便在草資源豐富的夏秋季季節,也要趕著牛群到處找草場,每次轉移一個草場,就是一次游牧遷徙。”李樹文說,為方便趕牛,他們喂養的都是本地黃牛。
李樹文當過兵,退役后復讀高三考入北京一專科學校,畢業后,一心想創業的李樹文,2014年貸款20萬元,花10萬元建養牛棚,10萬元買來38頭黃牛開始發展養牛業,目前有黃牛45頭。
在李樹文的帶領下,紅光村養牛超5頭的人家10多戶。李樹文成立了養牛專業合作社,吸納10戶貧困戶參與合作社,貧困戶通過“特惠貸”入股合作社發展養牛業。李樹文說,我*的愿望就是和村民一道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