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8/3/16 10:28:00 來源:亞心網 閱讀數:
3月14日,我們乘坐著新疆精河托里鎮查干莫墩村牧民曲·草克塔的車,一路顛簸來到了距離托里鎮20余公里的呼斯臺養殖專業合作社,只為一睹朝克塔養殖合作社的風采,感受一把他的致富夢。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草克塔成為了鎮里的養殖大戶,他帶動成立專業合作社,帶動群眾發展產業,成為了村里的致富帶頭人,今年30歲的他已經是大家心中名副其實的“領頭羊”。
說起畜牧業養殖,曲·草克塔笑著說:“我這也是子承父業吧”。三十多年前,朝克塔的父親就是靠著養殖養活了一家4口。草克塔從學校畢業后,在外務工。但是,從小就和牛羊一起長大的他,心里一直想著能回家發展養殖業。2014年,草克塔回到家鄉后接受了父親的產業。通過幾年在外學習到的各種知識,運用到了家里的牛羊養殖上,一年就創造了20余萬元的收入。
雖然草克塔闖出了一片小天地,但他總覺得生活中似乎還缺些什么。“我是土生土長的牧民,雖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村里的條件還相對差一點,我就想能不能找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帶著鄉親們一起致富,創造幸福生活。”草克塔想到父親養殖大半輩子卻沒能形成產量,認為家鄉的養殖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深思熟慮后,草克塔打定主意,準備成立合作社。
2015年,草克塔就找到村里幾個好朋友,說了自己的想法,大家一拍即合,呼斯臺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了。社員以牛羊入股,年底進行分紅,社員將牛羊教給朝克塔養殖,他們則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合作社初期還在以放養為主,每年4月,朝克塔都要邊走邊放牧5-7天的時間到深山中放牧。每年的7至8月再驅趕羊群從深山到山下的定居點,這種方式既浪費時間還很危險。
草克塔說:“老的養殖方式,已經不能再增加太多的收入,只有改變,合作社才能壯大起來。”說干就干,朝克塔四處去取經,向其他的養殖大戶學習養殖經驗,有不懂的地方就拿出手機,上網查找解決方案。經過一年的實驗養殖,草克塔總結出了一套,適合當地氣候、溫度等條件的養殖方式。
“3月至6月天氣還不算太熱,最適合在圈里圈養的是綿羊、薩福克羊和多胎羊。七月中旬到十月初,室外溫度高,羊圈里的濕氣大,這時候最適合圈養的是山羊。”草克塔通過自己總結出的經驗,2年的時間,就將合作社最初的800只生產母羊和28頭牛變成了現在的1500余只生產母羊和60余頭牛。牛羊的數量、質量提高了,大家的收入也水漲船高。社員每年年底的分紅也增長了近十萬元。
養殖技術越來越成熟了,草克塔就想著再擴大規模,他計劃8月再去一次內蒙古,學習一下當地合作社的新技術,再購買一些新的設備和小羊,再把合作社的規模擴大。“要過上幸福的生活,不光要靠好的政策,還要自己更努力。我希望在多帶領一些我們的牧民,大家抱團發展,讓大家的錢袋子鼓起來。讓我們的產品走的更遠一點,錢掙得更多一點,我們牧民的生活就能更幸福。”草克塔笑著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