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8/6/11 9:14:00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閱讀數:
2012年,青海省投入1000萬元,正式搭建啟動10個農牧業科技創新三級平臺。平臺集合了科研、推廣和示范3個功能,涵蓋了省、縣、戶三個層級。其中,牛產業科技創新平臺凝聚科研、教學、推廣、生產及畜產品加工等各方面的技術力量,形成團隊優勢,以主導品種青海高原牦牛、大通牦牛、中國荷斯坦牛、雜種肉牛的產前、產中、產后生產鏈條為主線,大力開展牛產業技術研發、熟化、示范、推廣,基本形成全產業鏈覆蓋。請看本期關于“青海牛平臺”的特別報道。
技術轉化研發成效顯著
在大通種牛場育種二大隊飼養員李梅花家的飼養棚里,李梅花在給成年母牛補飼。母牛正在舔食的一種磚形飼料,很引人注意。李梅花介紹,“這是鹽磚補飼,也叫礦物舔磚,牛兒通過舔磚能補充營養,加快生長速度。”
“舔磚是把反芻動物像牛和羊等需要的微量元素凝固,做成磚形飼料,動物通過自由舔食攝入營養成分,能明顯改善健康狀況,主要針對高寒地區的冷季補飼。”省家畜改良中心主任、原牛平臺大通牛場基地主任馮宇誠介紹。
據了解,大通種牛場作為牛產業平臺省級技術轉化基地,主要職責是牛產業實用科技成果的引進、中試、熟化、轉化工作。平臺上的一些技術就在種牛場試驗、推廣,最早研發的就是牦牛冷季補飼。
“冷季補飼就是從頭年的11月底到第二年5月底青草長出來的時候,我們補飼出發點是給母牛補營養。飼料配方是全價配合飼料,里面蛋白質、脂肪、糖、礦物質、微量元素等各種營養物質齊全、比例平衡。通過冷季營養補飼,母牦牛的繁殖性能提高了5%~20%,每戶母牦牛均出現了一年一產的好情況。”牛產業平臺首席科學家、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院長劉書杰解釋。
“我們把冬季補飼這一成果拿到共和、海晏、剛察、烏蘭的牦牛養殖基地進行推廣并采集數據,同時種牛場提供技術指導,而且每年還組織這幾個縣的牧戶到牛場參觀,對他們進行培訓和技術扶持,這就為現在海晏、剛察等地的牦牛高效養殖打下基礎。”馮宇誠補充。
省農牧廳科技處處長熊進寧認為,“牛產業科技創新平臺在產業發展中定位準確,與科技創新平臺五年規劃緊密銜接,達到了科技助推產業發展的目標,為產業發展起到了應有的科技支撐作用。”
據悉,牛產業平臺自啟動以來,多次對接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及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引入奶牛犢牛早期斷奶關鍵技術、牦牛衣原體防治技術研究、新型飼料資源開發等相關技術。平臺對接縣由最初的五縣(海晏縣、剛察縣、天峻縣、共和縣、玉樹縣)一牛(牦牛),逐步擴大至目前的18縣市,牦牛、奶牛、肉牛全覆蓋,初步形成牦牛、奶牛、肉牛相關產業帶布局。為引導推進全省牛產業發展朝著規范化、標準化方向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示范推廣帶頭作用。
2016年,牛產業科技創新平臺提出的“牦牛適度補飼、牦牛高效繁殖和牦牛寄生蟲病防治”3項技術成功入選農業部(現農業農村部)主推技術目錄,已在全國牦牛產區推廣應用。“主推技術雖然集成了,但在應用上更加強調技術的可操作性,更加注重應用技術的系統性、配套性,尤其是技術的輕簡化,便于基層、養殖合作社、養殖企業、牧民等應用。”劉書杰說。
科技服務打通最后一公里
“牛患炭疽病應及時注射抗炭疽血清,一般成年牛需每天注射一次,用量200~300毫升,可以先在皮下少量注射,如果沒有不良反應后再把藥全部注入到靜脈……”這種針對養殖環節中常見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以及養殖技術要點的培訓,還有面對面、手把手的傳授,在省級牛產業平臺專家的記憶中,已經數不清了。
“專家們到我們牧民的家里和牛群中來,手把手地教我們,讓我們真正弄明白了牦牛養殖技術方面的一些難題,這對我們牧民來說真的很實用。”祁連縣野牛溝鄉牧民代吉扎西感觸很深。
在大通縣畜牧獸醫站站長趙志剛看來,牛產業三級平臺啟動以來,把科學技術帶到牛圈中去,確保了養殖戶能將學到的技術理論應用于生產實踐,并產生效益,使他們真正體會到培訓學習的好處。“牛產業三級平臺啟動后,養殖戶們將遇到的問題反映給我們的技術員,技術員又將問題反映給縣里的產業技術首席,技術首席再直接找到省里的專家解決。這個平臺,把養殖戶反映問題的路徑給打通了,專家解決問題的效率也提高了。”趙志剛說。
據了解,牛產業平臺設立了遺傳育種與繁殖、營養與飼料、疾病防治、畜產品加工與質量控制和產業發展5個功能研究室,有5個省級產業技術轉化基地及25處技術示范基地。縣級平臺由重點產業對接縣和技術指導縣組成,應用平臺由各科技示范戶組成。
“原來縣里沒有意識主動來找我們專家,我們專家也常年埋首論文和實驗室,沒有主動下去指導的意識。現在有了三級平臺,就相當于將科技轉化的路直接鋪到了我們專家的腳下,只需要對接縣里的產業首席,就能轉化成果。可以說,農牧業的科技轉化,有了一條‘快車道’。”劉書杰表示。
畜產品加工及質量控制功能室主任靳義超介紹,平臺還對接了12家企業,實施科技服務,實現了平臺的“研企”對接,全部簽訂合作協議,解決企業的技術難題,切實幫助企業增強發展的支撐力度與開展科技創新的潛力。
為便于開展對接工作,增加對接的時效性、長期性,牛平臺制作并發放了牦牛組、奶牛組、肉牛組三個牛種的崗位專家技術服務卡,縣級平臺和示范戶可根據技術需求,直接同對應的專家電話聯系。同時,通過組建的QQ群,“青海牛平臺”微信群和微信公眾號,平臺與對接縣保持了信息溝通渠道的暢通。
“平臺的工作就是解決牛產業示范戶在生產中遇到的關鍵技術問題,提高生產潛能、加速畜群周轉、減少草場載畜量、減輕草場壓力,使養殖戶在生產經營中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增加經濟收入,同時科技意識和養殖水平得到明顯提高。”熊進寧說。
為產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2016年8月,針對門源回族自治縣蘇吉灣村一組牦牛群中發生疑似牛病毒腹瀉病,已出現死亡情況,牛平臺崗位專家們緊急出動,聯合診斷,找出了病因,減少了農牧民的損失……“無論發生何種疾病,平臺的專家都是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查找疾病的發生、流行原因,及時采取防治措施。赴對接縣開展牛重大病、普通傳染病、寄生蟲病和普通臨床病防治技術培訓和示范指導工作,也是我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平臺疾病防治功能研究室崗位專家張壽心里,為畜牧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是自己和團隊義不容辭的責任。
劉書杰介紹,按照“預防結合,防重于治”的原則,平臺成立以來,立足實際,不斷創新,以產業需求為導向,重點開展基因工程疫苗防治牦牛包蟲病試驗、牦牛衣原體防治技術研究與示范、牛內外寄生蟲病防治技術示范、奶牛流產性疫病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和防治等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據統計,平臺五年累計采集檢測牛血清樣品87356份,基本摸清了牛主要疾病的發病和流行情況,掌握了主要疾病的發病底數,明確了重點防控的動物疾病種類。通過主推技術的推廣,降低了疾病的危害,五年累計推廣防治牛1749.19萬頭次,主要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而這些疾病得到控制的同時,也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寄生蟲病防治的成功,使幼年牛保活率提高1.46個百分點,牛毛產量每頭增加0.02公斤。幼年牛每萬頭新增總產值20.56萬元,每萬頭新增純收益就達19.85萬元。三年時間里,全省共推廣幼年牛550多萬頭,經濟效益達1900多萬元。同時衣原體病、奶牛乳房炎防治的成功,也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劉書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