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8/8/22 8:48: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
清晨天剛蒙蒙亮,夏季轉場到北部巴彥溫都爾蘇木放牧的阿魯科爾沁牧民,換上盛裝,不約而同地向高格斯臺罕烏拉自然保護區進發。“農歷五月十五,到罕山頂部海拔1531米的高格斯臺罕烏拉敖包祭祀是當地牧民傳統,這一天保護區對外開放。”高格斯臺罕烏拉管理局局長錢宏遠介紹,這是牧民夏季轉場后的一個重要活動,進入農歷五月,各處的敖包祭祀就相繼開始。在喇嘛誦經祈福后,牧民們各自獻上新做的奶食、美酒和哈達,感謝大自然慷慨賜予,祈盼草原風調雨順、羊肥牛壯,并繞著敖包走3圈,表達敬意。自古以來,阿魯科爾沁牧民遵循祖訓:敬畏自然、崇尚天意、天人合一。2014年6月,以巴彥溫都爾草原為核心區的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被列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近日,記者跟隨農業農村部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組一行,走進這片從遠古走來的美麗大草原,體味至今依然“逐水草而居”的純凈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的魅力,真切感受到阿魯旗委、旗政府以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為契機,充分利用原生態草原與文化資源優勢,以全域旅游和草原畜牧業多功能開發,推進牧、文、旅全方位融合發展,讓牧民在保護傳承中受益,進而帶動全旗鄉村大發展。
逐水草而居 遵循祖訓與大自然和諧共生 護佑著草原這方凈土
從錫林浩特機場到巴彥溫都爾蘇木440公里,豐田越野車風馳電掣地跑了5個半小時。
眼下正是草原最美的季節。馳騁在一望無際的草原,遠山近嶺,高高低低,深綠淺綠嫩綠的草原,不斷變幻著撲入眼簾,又不斷跟著藍天白云奔騰跑向無垠天際。草長鶯飛、風吹草低間,或現一座白色蒙古包,或是一群白羊嬉戲玩耍、一群花牛甩著尾巴悠然自得,抑或是一群毛發油亮的馬兒在山野河邊飲水撒歡,全然不見牧羊人、放牛娃或是策馬揚鞭的牧馬人。
“在我們阿魯北部傳統原生態草原,夏天放牧的牛羊,是不用看的,沒有圍欄,漫山遍野隨便撒歡。特別是馬群,放養在草原和山林里,十天半個月才會去看一次,自己家的牛羊馬,一下就能認出來。”旗政府辦主任林良臣告訴記者,這些與天然草原一起快樂成長的牛羊,既安全有機,又健康美味,我們的牛羊到不了市場上,就銷售一空。在一般牧區,通常千元上下就能買到一只不錯的白條羊,但在這里,一千七八元,牧民都不樂意撒手。
草原是牛羊的天堂,也是牧民賴以生存的家園。
站在游牧核心區蘇木琿都倫草原高處的蒙古包前,沃野千里盡收眼底,綠色草原與藍天白云聯結在一起,真切領悟“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意境。說起腳下這片歷史悠久的天然牧場,副旗長裴煥斌的話語中充滿自豪,自古以來這里就是游牧民族棲息活動的傳統區域。早在舊石器時期,人類就在這里狩獵游牧,有文字記載和文物佐證的就有5000余年。歷史上曾屬東胡、匈奴、烏桓、鮮卑的游牧狩獵地,后來是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封地。達拉爾河、蘇吉河和海哈爾河3條河穿流而過,林草交錯、土質肥沃、水網密集、地貌類型多樣。巍峨的群山、茂密的森林、廣袤的草原、密布的河流,滿足了游牧系統所應具備的理想的、優越的生態地理條件。在這里,草原與河流為游牧提供了一年四季充足肥美的水草資源;森林與山地不僅為游牧民提供了制作勒勒車、蒙古包、馬鞍等生產生活用具的優良木材,還為牧民冬春、夏秋之間南北轉場劃出了天然界限,有效阻擋了西伯利亞寒流的長驅直入,為牧民勞作提供了向陽背風的活動空間;而南部鄰近農區,便于通過互市貿易獲得糧食和日常用品。特別是由于歷史原因,該地草場沒有承包到戶,使得牧民依舊可以自由地根據季節從山南趕著牲畜到此地區放牧,也因此成為國內僅存的原汁原味地保留著蒙古族游牧生產生活方式的一塊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目前這個區域有500多萬畝原生態草原,養育著23個嘎查3585戶9110名牧民。”旗農牧局局長席長命介紹,現在牧民們在這個世外桃源中過著融合了現代元素的傳統游牧生活,依然完好保留著冬春營地、夏秋營地“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傳統游牧生產方式。牧民們根據季節變化、雨水豐歉和草場長勢決定一年四季的游牧線路,和春夏秋冬四季牧場的放牧時間。牧民-牲畜-草原(河流)之間形成了天然的相互依存關系,大自然賜與的資源和環境延續著游牧民的生存技能,人和牲畜不斷地遷徙和流動既能夠保證牧群不斷獲得充足的飼草,又能夠避免由于畜群長期滯留一個區域而導致草場過載、草地退化。世世代代,心懷感恩和敬畏的蒙古族牧民沿襲著萬物有靈的祖訓、順應自然的法則和生活理念,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和諧共處,傳承著古老的游牧文明,護佑著草原的生態環境,形成了鮮明的文化特質,也使這片廣袤的草原成為神圣的凈土,至今依舊活力無限,成為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在長期的游牧生產過程中形成的良種選育、接羔保育、分群放養、畜群結構等實踐經驗,至今對于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借鑒意義。在游牧生產生活中創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游牧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和服飾文化,蒙古汗廷音樂、勒勒車制作技藝、阿日奔蘇木婚禮等則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游牧文明 活生生的生態教科書 對草原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如何“切實保護好優秀農耕文化遺產,推動優秀農耕文化遺產合理適度利用”,讓這有著5000年歷史的游牧系統完好地傳承,讓這個積淀著中華民族古老的生態智慧為今天的草原牧區鄉村振興再創輝煌?借著中國農學會農業文化遺產分會在阿魯科爾沁旗召開“第五屆全國農業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之機,旗委、旗政府召開“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遺產保護與發展專家咨詢會”,邀請長期從事農業文化遺產及其保護研究的知名專家到遺產核心區考察并問診把脈。
與會的農業生態、農業經濟、農業歷史等領域的專家一致認為,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歷史悠久,生態文化內涵豐富,是蒙古族牧民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智慧的典型代表,是國內規模*、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態游牧系統,是草原游牧文化的“活化石”。專家提出,阿魯科爾沁大草原絕不是一塊簡單供養牧民和牛羊的草地,而是活態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一定要保護好這片祖先留給我們的瑰寶。其蘊含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對于現代農業和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寶貴的啟迪和借鑒作用。
“不能片面把逐水草而居的行為理解為自由放牧。”多次到阿旗考察的中科院地理資源所副研究員姚予龍說,“牧民是根據蒙古高原自然環境、地理特征、季節性氣候條件以及所擁有的草地資源稟賦,選擇了游牧生活,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內涵和適應性管理技術。”看似簡單游牧生產方式,蘊含著和諧、循環發展大智慧。游牧生產春夏離開大本營到北方出場放牧3個月,秋冬帶著體壯膘肥的牛羊回場到南方收割已經休養3個月的牧草越冬,將北南不同地區牧草利用到極致,實現不同季節草原科學分配。蒙古族游牧民選擇了從自然界少索取又不給自然界留下廢物垃圾的節儉生活模式,并世世代代傳承著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法則。他們把森林、草原、山川視若自己永遠愛戴和敬仰的父母,把牛羊馬當成自己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侶。至今在當地民間祭山、祭水、祭樹、祭敖包的活動十分普遍,被祭祀的山禁止圍獵、砍伐,被祭祀的樹命名為“神樹”,嚴格保護。
“挖掘阿旗傳統游牧系統的精髓對于全國草原牧區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瑞法、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林波一致認為,目前超載過牧是全國許多牧區的普遍現象,也是造成草原沙化和退化、制約草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原因。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所李先德研究員說,鄉村振興和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主要目標一致,“挖掘保護傳統牧業文化,可以滿足生態產品市場需求并實現產品溢價。”
“游牧文明是活態的生態教科書。”中國農業博物館研究員曹幸穗說,工業社會僅300多年,化肥、農藥便讓農業難以持續發展,而我們的祖先幾千年的農牧生產方式,卻解決了生產中的各種問題。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駱世明結合國際生態農業發展趨勢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如今大家普遍認識到高投入的集約農業已經達到了極限,農業生態轉型的大趨勢所形成的氛圍將有利于傳統農業精華被更廣泛應用;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最終目標,是挖掘提供一個個活生生的生態智慧案例,供我們去研究、發掘、傳承、弘揚,為區域農業與農村的可持續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
全域旅游 全產業鏈開發 讓農業文化遺產地成為鄉村振興樣板
近年來,阿魯旗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視草原游牧系統的保護和利用,特別是2016年被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項目后,為加強游牧系統保護,成立了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管理委員會和阿魯科爾沁旗游牧文化生態保護研究會,與中科院地理資源所等科研機構合作,編制了保護與發展規劃,出臺了管理辦法,積極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努力守住一方純凈。充分利用生態與文化資源優勢,拓展草原畜牧業功能,建立全域旅游和多功能畜牧業發展思路,推進牧、文、旅融合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影響。
如何更好地保護這一活態遺產,并讓牧民在保護傳承中受益,進而帶動全旗鄉村發展?農業農村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閔慶文在總結發言時指出,阿魯科爾沁游牧系統具有發展高品質牧業的資源環境優勢,草原游牧系統的傳承要更多地利用傳統品種資源和傳統技術優勢,要注重開拓農業文化遺產的高端市場;阿魯科爾沁游牧系統還具有發展多功能畜牧業的生態與文化優勢,應當將畜牧產品、游牧過程、草原景觀、民族文化作為發展草原生態旅游的資源。閔慶文認為,農業文化遺產地的旅游應當貫徹全域旅游的發展理念,建立全天候、全區域、全行業的發展思路,在科學評估阿魯科爾沁游牧系統旅游資源優勢和承載力的基礎上,樹立以牧業、文化、生態、遺產為核心資源的旅游發展理念,提高牧民參與能力,使旅游真正成為“富民產業”。閔慶文提醒說,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活態性與動態性特征,決定了不能采用一般意義上的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思路與措施,需要建立三個機制,即以生態與文化保護補償為核心的政策激勵機制,以有機生產、功能拓展、“三產”融合為核心的產業促進機制,和由政府、科技、企業、牧民、社會構成的多方參與機制,以促進經濟發展、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讓傳統游牧系統成為阿魯旗鄉村振興的示范樣板。閔慶文特別強調,讓遺產地的牧民從遺產保護中真正獲益至關重要,因為牧民才是草原游牧系統這一農業文化遺產的所有者和保護主體。只有保障牧民的利益,才能調動他們參與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在遺產保護中不斷提高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阿魯科爾沁旗委書記于偉東表示,保護和發展好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是全旗30萬草原兒女的責任和使命,感謝各位專家教授學者建言獻策,下一步阿魯旗將進一步明確草原游牧系統保護與發展的目標、定位,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以赴保護好這片原生態草原,以“保護優先、適度利用,多方參與、惠益共享”原則,利用游牧核心區純凈無污染的有利條件,建設優質肉牛羊天然養殖基地,發展綠色、有機高端畜牧業;設立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專項資金,探索建立草原游牧文化傳承人獎補制度,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遺產地自籌和社會捐助相結合的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遺產地保護建設投資體系;籌劃建設草原游牧文化遺產展示館,把阿旗建成為全球草原游牧文化遺產展示交流平臺;高舉“純凈、綠色”旗幟,將這片古老的草原文明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并以此為引領在全旗全面詮釋好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和諧發展的理念,推動原生態草原游牧系統早日盡快進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造福全旗百姓,帶動阿魯全旗實現鄉村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