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8/12/27 8:20: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
近日,農業農村部等9部門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奶業振興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共9個部分18項具體內容,提出以實現奶業全面振興為目標,優化奶業生產布局,創新奶業發展方式,建立完善以奶農規模化養殖為基礎的生產經營體系,密切產業鏈各環節利益聯結,提振乳制品消費信心,力爭到2025年全國奶類產量達到4500萬噸,切實提升我國奶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奶業作為一個戰略性產業,事關國民健康和農牧民增收,如果不加快推進奶業振興,提高國產乳制品的數量和質量,就會喪失保障乳制品供給安全的主動權,失去一個極具發展潛力的重要產業。2018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2018年9月,胡春華副總理出席全國奶業振興工作推進會并講話,對推進奶業振興作出全面部署。中央一系列部署安排向全社會發出了振興奶業的強烈信號,為今后奶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對于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振興中國奶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指導意義。
奶農是奶業發展的基礎。農戶規模化奶牛養殖既具有家庭經營的監督成本低、決策及時、管理精心等優勢,又能發揮規模經營效益,對于提高奶源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奶牛養殖效率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大量散戶被逐漸淘汰,我國奶牛養殖的規模化、標準化水平有了明顯提高,這是歷史性的進步。但是,不少奶牛規模養殖戶被淘汰,導致農戶家庭規模奶牛養殖占比明顯偏低,已經成為整個奶業產業鏈條中最為薄弱的環節,從根本上制約著奶業的發展。
《意見》明確提出加快確立奶農規模化養殖為基礎的生產經營體系。一是支持農戶適度規模養殖發展,完善促進農戶規模奶牛養殖發展的政策措施,把發展農戶家庭經營的奶牛規模化養殖擺在突出優先位置,構建“奶農+合作社+公司”的奶業發展模式,加快培育出數以萬計的適度規模經營奶牛家庭牧場,形成以奶農規模化養殖為基礎的生產經營體系,夯實奶業發展根基。二是支持奶農發展乳制品加工,出臺金融信貸支持、用地用電保障等相關配套政策,加快修訂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放寬對乳制品加工布局的半徑和日處理能力等限制,支持具備條件的奶牛養殖場、合作社生產帶有地方特色的乳制品,滿足高品質、差異化、個性化需求。三是強化養殖保險和貸款支持,將符合條件的中小牧場貸款納入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予以支持,完善奶牛養殖保險政策,減少養殖風險,鼓勵地方結合實際探索開展生鮮乳目標價格保險試點,穩定養殖收益預期。
同時,《意見》指出要積極降低奶牛飼養成本,大力發展優質飼草業,推進農區種養結合,探索牧區半放牧、半舍飼模式,推進農牧交錯帶種草養牛,將糧改飼政策實施范圍擴大到所有奶牛養殖大縣,大力推廣全株玉米青貯。支持內蒙古、甘肅、寧夏等優勢區大規模種植苜蓿。提升飼草料生產加工和養殖裝備水平,對牧場購置符合條件的全混合日糧(TMR)配制以及其他養殖、飼草料加工機械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
奶業涵蓋飼草料種植、奶牛養殖、乳制品加工流通等多個環節,養殖環節處于弱勢,短板突出。乳制品加工企業要做大做強,最堅實的基礎是建立起以自己的奶農為基礎的奶源基地,只有把奶農利益保障好,奶源根基才會牢固。為此,《意見》提出促進養殖加工融合發展,一是支持加工企業反哺奶農,通過采取加工企業與奶農相互持股、溢價收購、利潤保障以及養殖圈舍和奶牛、補貼資金入股等方式,建立互利共贏的紐帶,切實保障奶農合理收益。二是整頓生鮮乳收購秩序。《意見》提出奶業主產省(區)省級人民政府要采取有力舉措,抓緊建立生鮮乳價格協商機制,保障養殖、加工環節的合理收益。監督簽訂和履行規范的生鮮乳收購合同,排除霸王條款,嚴肅查處違反合同約定和“潛規則”行為。依法查處和公布不履行生鮮購銷合同以及憑借購銷關系強推強賣獸藥、飼料和養殖設備等行為。
乳制品加工業是奶業發展龍頭,做強做優乳制品加工業是奶業振興的必然結果。當前,嬰幼兒配方乳粉是我國乳制品加工中的突出短板,關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長。要補上這塊突出短板,必須做強做優乳制品加工業,這是乳制品加工企業特別是大型龍頭企業責無旁貸。《意見》明確提出要增強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競爭力,完善良好生產規范體系,繼續執行最嚴格的監管制度,力爭3年內顯著提升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品質、競爭力和美譽度,提高市場占有率。同時,加快優化乳制品結構,大力發展適銷對路的低溫乳制品,增加高附加值的奶酪黃油等干乳制品生產,開發羊奶、水牛奶、牦牛奶等適合不同消費群體的乳制品,提高國產乳制品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