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9/1/2 12:21:00 來源:新牧網 閱讀數:
2018年,生豬行業經歷了許多意外,譬如豬周期意外的長,上半年豬價意外的低,非洲豬瘟意外的出現了......國內的養豬業也隨著這些“意外”的出現,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2018年生豬業的大事件!
1、非洲豬瘟
要說2018年年度第一大養豬業大事,非非洲豬瘟莫屬!自8月以來,短短4個月,非洲豬瘟已經傳遍中國大江南北,疫情數量也在不久前破百起。非洲豬瘟給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可謂是一場豬病顛覆了整個行業。
自從發生非洲豬瘟以來,國務院和農業農村部不斷出臺防控政策,其中包括生豬調運、全面禁止泔水養豬、禁用豬血紅蛋白粉、調整產能布局、取消活畜禽運輸“綠色通道”等等,這一些列的政策正在改變生豬產業結構、升級生豬供應鏈和豬場生物防控、產銷供應也將迎來變革。
疫情雖然兇猛,然而打擊*并不在于豬本身,而是養殖戶對養豬的信心。自疫情發生后,不少養戶,特別養戶對養豬失去信心選擇退出行業(部分也是迫于無奈)。但無論如何,肉還是要吃的,市場對豬肉的需求并不會發生較大的變化。養戶需要的是重拾信心,做好防疫。想要在這個行業生存下去,只有適應這場疫病,就如適應口蹄疫等疫病。
2、跨省禁運
2018年8月31日,農業農村部為防止非洲豬瘟疫情擴散蔓延,公布了《關于切實加強生豬及其產品調運監管工作的通知》,發生疫情的省份暫停生豬調出。隨著疫情的蔓延,農業農村部再次下發通知,暫停疫情省相鄰省份生豬調出。
由于前期南豬北養和環保禁養的影響,我國生豬產銷分離,隨著跨省調豬逐漸步入基本暫停態勢,國內部分地方生豬出現嚴重的供需不平衡。疫情產區生豬賣不出去,銷區生豬供應不足。養殖戶的正常生產和生豬出欄受到了重大影響。
2018年12月27日,農業農村部發出公告表示,疫區所在縣符合條件肥豬可在省內點對點運輸,疫區所在縣以外符合條件的種豬和仔豬可調出本省。生豬調運新政策采用疏堵結合,一定程度上緩解供需緊張局勢,但防控非洲豬瘟需要做好打持久戰準備,跨省運輸在未來幾年或仍然會受到限制。
3、豬價冰火
2018年春節后,全國生豬均價持續走跌,從年初1月11日的最高價7.66元/斤,跌至近8年來新低。截止5月13日的全國均價低至5.00元/斤,較年初下降了34.7%,全國豬場出現大面積虧損,一頭豬平均虧損兩、三百元,局地豬場持續虧損達數月。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5月份養豬場戶虧損比例達到了89.11%。
5月中旬,全國豬價處觸底反彈,直至8月初生豬價格重回7元大關,然而好景不長。8月份,國內發生第一起非洲豬瘟,全國生豬跨省調運基本暫停,局地供需嚴重不平衡,各地豬價混亂。直至2018年年底,各地豬價仍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形勢。
2018年的豬價走勢可謂是甚是混亂。但無論是高價區還是低價區的養豬戶,都希望豬價盡快恢復穩定,讓彼此都有生存的空間,降低各地因差價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對終端消費者也是一種公平的體現。隨著疫情的發展和國家政策的調整,明年產銷區價差將會縮窄;同時,2018年下半年生豬補欄積極性普遍較差,在市場適應生豬供應方式后,2019年上半年豬價或將緩慢上漲。
4、巨頭擴張
2018年11月30日,溫氏股份在投資交流會上表示,截至今年10月已銷售肉豬1808萬頭,預計今年肉豬上市量約2200萬頭。按照原有規劃,其2019年商品肉豬上市量約2500萬頭,2020年約2900萬頭。溫氏股份如果能按期完成任務,相當于2019年擴大了13.6%的養殖規模,到2020年,相當于擴大了31.8%。
逆勢擴張的不僅是溫氏股份,A股的養殖大戶——牧原股份也要加大養殖規模。12月4日,公司公告稱,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4.17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0億元,擬用其中的35億元用于生豬的產能擴張。今年3月,牧原在2017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上表示,2018年,牧原計劃出欄生豬1100-1300萬頭。據記者統計,牧原1~11月已累計出欄967.4萬頭!
5、引入國資
2018年11月,有“養豬第一股”之稱的雛鷹農牧被曝5億元超短融債務違約。隨后,雛鷹農牧與部分債權人達成協議,接受上市公司以實物償還債務本息。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雛鷹農牧董秘吳易得表示,“以肉償債”其實是誤傳,公司的方案是債權人利息通過存貨產品支付,也就是所謂的實物償還,本金還是承諾以現金償還。
然而,財務吃緊的不僅僅是雛鷹農牧一家農牧巨頭。近期,大北農、天邦、唐人神等紛紛發布公告擬引入部分國資。由于投資或擴張較快的原因,農牧巨頭的資金鏈往往繃得很緊,稍不注意就可能遭遇市場逼宮。另一方面,2018年上半年豬價持續低迷,下半年遇著非洲豬瘟,生豬出欄受阻,上市企業業績不如預期,許多農牧上市企業也差錢。
6、“調豬”變“調肉”
自國內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以來,活豬調運受到了限制,產銷區供需不平衡。為保證豬肉供應,國務院和農業農村部曾多次強調加快生豬供應從調豬轉變。10月24日,農業農村部在回答記者提問表示,國務院提出了活畜禽車輛不再享受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同時對活畜禽運輸車輛實施備案管理。
據數據顯示,11月活畜禽貨運量發生疫情前的7月下跌44%;生豬貨運量觸底,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82.5%,而白條肉、冷鮮肉貨運量急劇上升,11月貨運量是去年同期5.5倍。
這一系列政策的實施,加速了生豬供應鏈的轉型升級,冷鏈運輸將迎重大機遇。盡管國內消費者偏愛熱鮮肉,但若然市場受限,也只能被動適應,冷鏈運輸已是大勢所趨。
7、養豬布局重整
東北地區地廣人稀,同時是我國糧食的主要產區,飼料原料便宜。在環保的倒逼之下,以及政府的鼓勵下,西北、東北等地區成為了養豬業重要發展區域。前幾年,養殖大企紛紛布局于此,掀起“南豬北養”的浪潮。
然而,隨著我國首起非洲豬瘟在東北確診,給東北生豬養殖造成巨大的沖擊。由于前期東北豬場的快速擴張,限運后生豬賣不出去,東北豬價狂跌,出欄均價不足5元/斤。不少養豬大企減緩東北產能布局,或者轉移陣地。受非瘟影響,眾多企業的“南豬北養”受挫。
8、禁養區
據統計發現, 2017年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共有 217937家畜禽養殖場被關閉或搬遷。2017 年以來,全國禁養區劃定范圍持續擴大。劃定區域從最初的南方水網地區逐漸向內陸、西部、北部地區轉移。
截止2018年10月,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2018 年禁養區內需要關閉、 搬遷以及整治的養殖場達到168342家。其中轄區內需整治養殖場數超過1萬家的省級行政地區分別為:廣西、江西、 廣東、江蘇與浙江。廣西超過4萬家,廣東超過2萬家。
環境要綠水青山,老百姓也需要正常吃肉。近期廣東發生非洲豬瘟后,局地豬肉供應偏緊。因此,如果盲目的擴大禁養區范圍,老百姓的“菜籃子”就難以保障。據悉,近期國務院提出從防控非瘟等重大疫病出發,科學規劃生豬布局。也就是說主銷區也需一定數量的豬場保障供應,畜禽禁養或許有望緩一緩。
9、貿易戰
2018年4月2日,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中國在對美國豬肉產品加征了25%的關稅,7月6日對其進行了第二輪加征關稅,根據業內專家的計算,美國豬肉出口到中國的總關稅高達88%。盡管高額的關稅令美國進口豬肉一度銳減,但由于我國生豬供應充足,豬價低位徘徊,同時國外多個國家加大對華豬肉進口,貿易戰對豬肉供應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但由于我國大豆嚴重依賴進口,每年我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高達3000多萬噸,占了中國三分之一的用量,國內飼料價格也因此受到波及,飼料價格多次調整,給養殖行業帶來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