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9/2/26 17:47:00
來源:農村創業致富網
閱讀數:
榛雞俗稱“飛龍”,在全世界共有3種,即花尾榛雞、斑尾榛雞和披肩雞,我國主要分布著花尾榛雞,它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是近年來才開始人工飼養的一種珍禽。 花尾榛雞的食物主要是植物的嫩枝、嫩芽、果實和種子,在400米的低山丘陵到1800米左右的較高山地都能見到。花尾榛雞營養價值高,素有“天上龍肉”之稱,是我國傳統的獵禽和出口珍禽,它的羽毛可制作工藝美術品,大部分絨羽可作為御寒的填充物。 榛雞是近年才興起的一種人工養殖珍禽,現在在北方一斤能賣到300元,僅有少數人在人工飼養,市場上很少,而且榛雞體重較輕,成雞體重為400克左右,再加上它的營養價值,榛雞養殖前景普遍看好。 榛雞飼養起來比較簡單,日常管理工作要搞好飼喂、清潔衛生、消毒防疫等工作和保持飼養環境的安靜。養殖榛雞應該選擇在沒有污染、地勢較高、排水良好、背風向陽的地方。注意榛雞的飼養密度和時間,飼料以谷物為主,蛋白質水平不能低于16%,并在飼料中加入1%~2%的粗纖維,要注意飼料的營養全價平衡。
花尾榛雞生長迅速,飼料報酬高,人工飼養90日齡體重達322克即可上市。同時,飼養花尾榛雞設備簡單,管理粗放(關鍵是做好衛生防疫工作),總體而言是比較容易飼養的珍禽。
一、育雛前的準備
1.育雛籠舍 育雛室內外和用具在進雛前先徹底清掃、刷洗、消毒,再用2%氫氧化鈉或0.3%百毒殺溶液等噴灑育雛室墻壁及地面。食具、飲具刷洗后,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小時,取出用清水沖洗后放入育雛室內。
2.育雛設備 育雛期的設備不多,主要有供溫設備、食槽、飲水槽等。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供溫方式可多種多樣,如紅外線燈泡、電熱傘、煤爐、火炕、煙道、暖氣管等。
3.飼料和獸藥 整個育雛期內每只雛雞應準備22~24克的配合飼料。獸藥的準備主要包括消毒藥和預防性藥物。消毒藥包括熏蒸的甲醛和高錳酸鉀,雛舍內消毒用的過氧乙酸、百毒殺等。預防性藥物有疫苗、雞瘟疫苗、傳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霍亂疫苗等。抗菌藥有氟苯尼考、復方阿莫西林、頭孢噻呋、環丙沙星等。
二、育雛
花尾榛雞出殼至4周齡為育雛期。若是散戶,飼養量少,可采用箱育、小床網上平育的方式;大、中型雞場則可用地面平養、網上平養、籠養等方式,最好采用籠養。籠養和網上平養時,要在底網上鋪墊麻袋片,以防雛雞腿或其他部位受損傷;箱育或地面平養時,用谷殼、鋸末或鍘短的稻草做墊料。
三、飼養
1.開水 花尾榛雞出殼4~6小時開水,即第一次飲水。第一次飲水有刺激食欲、促進胎糞排出的作用。在不低于20℃的溫水中加入藥物和添加劑,如5%~8%葡萄糖、多種維生素或電解多維、頭孢噻呋、氟苯尼考等抗菌藥,讓其自由飲用。雛雞的飲水要求清潔、衛生,應用深井水或自來水。水溫不能過低,過低的水溫會刺激胃腸過分蠕動,誘發胃腸疾病。
2.開食 飲水后1~2小時就可開食。開食方法是將飼料撒在墊紙上,讓1~7日齡雛雞自由采食,1周后改用食槽。雛雞的飼料配方為:玉米57%、豆餅27.4%、麥麩3%、魚粉10%、骨粉1.0%、貝殼粉0.5%、蛋氨酸0.3%、食鹽0.3%、添加劑0.5%(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開食料用玉米面拌煮熟雞蛋黃,100只雛雞每天用3~5枚雞蛋黃,并可加適量的牛奶,1周后可以用配合飼料,在飼料中加入1%~2%砂礫,可以幫助消化。每天飼喂次數是:1周齡以內8次,2~3周齡6次,3周齡至育成時5次。
3.保持適宜的溫、濕度 雛雞頭幾天的溫度要高些,第一天從37.0℃開始,每兩天降低1℃,直至與室溫相同為止。育雛室相對濕度1周齡應為65%~70%,2周齡為60%~65%,2周齡以后為55%~60%。
4.合理通風與光照 在保證溫度的前提下,給育雛室適當通風換氣,通風換氣前把室內溫度提高0.5~1.0℃,當溫度降至低于原定溫度0.5℃時,可停止通風。注意不要讓冷空氣直接吹到雛雞身上。育雛室光線分布要均勻。1周齡以內實行全日光照,以后每天保持14小時左右光照,其強度以雛雞能看到飲水、采食為宜。
5.密度適中 一般1~7日齡為每平方米80只,2~3周齡為每平方米60只,4周齡以后減半。冬季可密些,夏季宜疏些。
6.強弱分群 雛雞應分群管理,強弱雛、大小雛要分開飼養。達到7~10日齡的結合疏散飼養密度和接種疫苗,進行第二次分群;脫溫轉群時,進行第三次分群。分群時,淘汰病、殘和畸形的雛雞,健康、健壯、合格的雛雞做種用,弱雛做肉用商品雞飼養。
四、預防疾病
花尾榛雞的死亡主要發生在育雛期。由于雛雞對外界疾病的抵抗力差,缺乏抗應激能力,特別是養殖戶飼養的雛雞,飼養密度大、環境條件差、應激反應大,一旦發生傳染病,往往造成很大的損失。雛雞用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接種,復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頭孢噻呋等抗菌藥可用來預防細菌性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