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9/4/2 16:32:00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閱讀數:
走進山東省陽谷縣李臺鎮趙臺村趙運超的養殖場,只見一頭頭奶牛使勁地吃著草料。“場里共有奶牛63頭,小牛28頭。”趙運超一邊給奶牛添草料一邊介紹,“俺采取自繁自育方式,把繁育的小牛喂大后,再逐漸淘汰大牛。這樣不僅減少投資,降低風險,還能維持牛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今年41歲的趙運超,原來和妻子徐素貞在深圳打工。總想在家鄉干一番大事業的他,經人引薦,返鄉與人合伙辦了一個化工廠,卻不想賠了個血本無歸,夫婦倆多年打工掙的錢全搭進去不說,連向親戚朋友和銀行借的90萬元也賠了個光。90萬元對于一個普通農民來說不是個小數,沉重的債務負擔把趙運超夫婦壓得幾乎崩潰。“為了還債,一家人省吃儉用,一年到頭都不舍得買肉吃,饞得孩子時常哭鬧。”一提起那些心酸事,徐素貞就眼圈通紅。
看到弟弟一家過得凄苦,趙運超的姐姐趙鳳杰看不下去了,“這些年養奶牛效益不錯,你們跟著我養牛吧。我給你們10頭犢牛先養著。”趙鳳杰養殖奶牛20多年了,養殖和防疫經驗十分豐富,她愿意把這些經驗都傳給弟弟。
2012年,趙運超夫婦開始養殖奶牛。“當時一頭犢牛市場價是3500元——4000元,如果喂得好,兩年后就可長成價值2萬元左右的大奶牛,可產奶,可繁育,效益可觀。”趙運超說,養奶牛雖能掙錢,但需要技術,如喂養不好,很可能賠錢。為了掌握奶牛的防疫和養殖技術,趙運超經常到姐姐的養殖場去學習,后來又多次參加縣、鎮舉辦的畜牧獸醫培訓班,在專家的指導下,趙運超基本掌握了奶牛的四季防疫和飼養技術。
每年秋收前,趙運超夫婦都要將自家的30多畝玉米秸稈全部青貯,此外,他們還在周邊鄉村收購青貯飼料,每年收購玉米秸稈90萬余斤。“經青貯的玉米秸稈配上玉米面、豆餅和麥麩等,就能做成奶牛喜歡吃的上等‘草面包’。”趙運超說,奶牛吃了上膘快、產奶多、奶質好,養殖場的成本也降低了。
經過不間斷地循環繁育,趙運超的奶牛場實現了滾雪球式的發展。目前,他的養殖場存欄產奶牛63頭,平均每年產犢牛28頭,淘汰牛9頭,加上賣奶和牛糞等,每年純收入不下20萬元。7年來,趙運超夫婦不僅還清90萬元債務,還擴建了廠房,購買了鏟車、運草車、打料機、地磅、酸奶加工機械等設備,養殖場逐步走上了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的發展道路。
周邊村民看到趙運超夫婦養奶牛致富了,有不少前來參觀學習的,他們倆都無私傳授,熱心相助。“下一步,俺要再擴大規模,辦起養殖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帶動更多的村民和貧困戶致富。”趙運超滿懷信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