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9/4/29 9:03:00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閱讀數:
從互聯網、大數據到人工智能,從單一的線上電商、線下實體店到線上線下融合,新零售已進入更新迭代時期,乳業新零售格局同樣發生轉變。今年以來,伊利、蒙牛、光明等多家乳企紛紛牽手電商,在供應鏈、產品研發、銷售渠道等方面共同發力,持續加碼新零售。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乳業新零售應運而生,新零售符合現在消費人群的購物思維。如今,乳企加碼新零售效果已經開始顯現。
據悉,2017年10月,伊利和京東共同創建的協同倉正式運營。這個協同倉前端對接伊利的各個產品事業部,中端對接京東的訂單系統,后端對接京東的分揀系統,伊利產品的配送效果得以大大提高。
此前,蒙牛也與天貓在低溫冷鏈、數字化管理等方面達成深度合作。蒙牛方面表示,成立于2018年7月的天鮮配,是通過和阿里巴巴“淘寶”及“天貓”的線上戰略合作,打造的消費者通過線上平臺訂奶,線下智能冰柜取奶的全新O2O商業模式。“線上平臺支付確保了付款安全,而智能冰柜直達消費者入住社區的樓宇大廳,確保了全程冷鏈呵護,解決了最后一公里新鮮,*化保證了牛奶新鮮的口感和鮮活的營養,是一次牛奶消費的全方位迭代升級。”相關負責人表示。
有業內人士認為,過去,蒙牛單純依靠傳統分銷渠道或天貓旗艦店,其品類覆蓋僅限于常溫乳品,而通過和阿里深度協同后,等于蒙牛過去的冷鏈業務得到了“零成本”的擴張和快速覆蓋。據悉,天鮮配目前業務已覆蓋南京、廣州等全國近20座重點城市,未來將更聚焦華東市場。
“消費者購物的思維行為與互聯網新零售的黏性非常高,乳業布局新零售對其銷售有助推作用。”朱丹蓬認為,“前期由于乳產品屬性特殊,再疊加物流成本等因素,乳業在新零售推進方面都比較謹慎。但現在新零售的效果已經在部分乳企顯現。未來,隨著消費人群的更替,消費方式的重構,相信乳業新零售的腳步會邁得更大,其運營模式與盈利模式也會有新的變化。”
乳業高級分析師宋亮表示,新零售對于乳企來說,在2015~2016年就已經開始發力,最開始是利用終端零售的低溫自動販售,去年至今,乳企開始利用生鮮平臺電商和微營銷,部分企業還在做嬰幼兒奶粉的直銷。
“目前,乳業新零售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企業部分低溫產品通過低溫冷柜在終端進行無人售售;二是部分冷鮮產品通過與生鮮平臺、電商直接配送到消費者手中;三是部分產品的營銷中利用了微商渠道。”宋亮說。
在這種背景下,宋亮認為,目前乳業新零售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微商的營銷方式,現在承不承認、如何監管等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此外,新零售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很多技術推動,比如智能化應用、新零售業態等。隨著技術的升級,消費者觀念和消費習慣也需要一定時間的改變,尤其是中老年消費群體。”宋亮說,“但是,新零售的確勢在必行。對于傳統的快消品來說,降低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與流通效率最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