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9/6/4 9:00:00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閱讀數:
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兩國進口乳制品(包括原奶和大包粉)的價格持續下跌,成為我國乳制品加工企業首選產品。為保持產量平衡,乳企只能壓縮國內原奶收購計劃,壓低國內原奶的收購價格。“量價齊跌”給牧場經營帶來巨大的壓力,“倒奶殺牛”現象多有上演。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多次在行業大會上表示,我國牧場的規模化程度和鮮奶的質量安全水平逐年提升,但奶業的發展形勢仍舊不容樂觀,養殖場(戶)急需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奶牛的“伙伴”——我國肉牛產業的發展也同樣不樂觀。在發展水平上,奶牛行業起步較早,規模化和標準化養殖水平較高;肉牛行業起步較晚,行業發展尚無標準、不規范,產業化尚未形成。一方面,國內肉牛基礎牛群數量不斷減少,另一方面,消費者對牛肉需求高速增長,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近年來的進口牛肉數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矛盾的尖銳程度:2012年中國進口凍牛肉30.3萬噸,同比增長2.1倍;2013年進口41.4萬噸,同比大幅增長3.7倍。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進口牛肉超過100萬噸,牛肉市場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該體系首席科學家曹兵海表示,我國牛肉市場混亂,退役母豬肉、鴨肉和馬肉等假冒牛肉,走私的牛肉和活牛,“瘦肉精牛肉、注水牛肉”的市場流通,嚴重破壞了肉牛產業秩序和牛肉市場秩序。
一方面,奶農被迫“倒奶殺牛”。另一方面,牛肉常年供不應求。那有沒有一種兩全其美的方式,讓奶牛養殖戶能盈利,讓牛肉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呢?曹兵海認為,把奶牛變為多用牛就是這樣一種方式。從現階段國內奶牛養殖業現狀來看,在產業鏈利潤分配不均的狀況下,奶牛場單純靠賣牛奶賺錢的模式越來越難。受消費習慣和進口奶粉的影響,國內生鮮乳價格周期性波動導致奶牛養殖者在奶價較低的時候甚至處于虧損的狀態,“倒奶殺牛”現象屢見不鮮,部分奶牛養殖者甚至被迫退出了這個行業。從生產者的角度來看,不管是養奶牛還是養肉牛,最終目的就是賺錢。與奶業相比,我國肉牛市場比較穩定,根據體系的預測,我國牛肉市場處于并將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而且供求缺口呈現加劇的態勢。總的來講,肉牛養殖風險小,經濟效益穩定,發展肉牛養殖顯得更有優勢。“現在看來,是市場成就了奶牛的肉用性能,我們可以把它看做是多了一項產奶功能的肉牛。目前,我國很多牧場已經在開發奶牛的肉用功能,活牛流通、肉用生產技術和模式得以迅速形成且趨于成熟,但適合我國國情的奶肉融合生產與經營的產業模式尚待成型。”
張興隆是河南一家奶牛場的技術廠長,今年以來,他開始開發牛場內奶牛的多功能性,主攻方向是奶公犢育肥。他介紹,對奶牛場來說,公犢是沒有用的,出生后就會低價直接賣掉,但如果經過育肥再出售,價格就不一樣了,且奶公犢肉質比較嫩,牛肉也很受市場歡迎。但具體的經濟效益,他們還沒有統計。
曹兵海介紹,其實奶牛不止可以做肉牛,它還可以做保姆牛,甚至可以承擔肉牛育種的載體。“奶牛的獨特功能有可能在我國催生出‘以奶肉牛融合為標志’的新業態。”他建議,奶牛養殖場(戶)應順應市場需求,在養殖階段和牛肉市場上進一步與其他品種互動,推動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