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9/8/9 10:11:00 來源:河北新聞網 閱讀數:
在脫貧攻堅戰過程中,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結合產業基礎,將肉牛產業作為聯貧帶貧第一特色扶貧主導產業來抓,集聚要素,合力建設“中國肉牛之鄉”。全縣肉牛飼養量達到48萬頭,千頭規模牛場26個,百頭以上規模肉牛場380個,帶動13208戶26295人穩定脫貧,形成了“兩頭牛脫貧、五頭牛小康”的帶貧成效,5頭以上養牛戶達到1.67萬戶,貧困人口年人均增收4500元,脫貧貢獻率達到31.5%。
健全體系、延伸鏈條
構建肉牛產業發展“五大體系”,打造產加銷一體的綠色發展模式。良種繁育體系。依托張三營、郭家屯、步古溝、山灣4大繁育基地,強化肉牛改良和科技支撐,全縣肉牛良種覆蓋率達到95%,國家肉牛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專家全程指導。舍飼育肥體系。以覆蓋冀北、輻射吉遼蒙的活牛流通產業帶為保障,突出育肥肉牛生產,推進舍飼育肥,建設百萬頭肉牛生產基地核心示范區和安格斯肉牛生產基地。飼草飼料體系。以糧改飼項目為抓手,對全縣規模養殖場普及飼料青貯、氨化、微貯等技術和設備。培育草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在灤河川、蟻馬吐河川、伊遜河川和武烈河川建設4個飼料加工廠。市場營銷體系。以“隆化肉牛”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為依托,引進壹號食品、冀康商貿等龍頭企業,形成“產+加+銷”一體化運行模式。打造隆先牛肉、北戎牛肉等高端品牌,4A級牛肉售價達到1200元/公斤。2018年肉牛產業產值近17億元,出口港澳活牛1.5萬余頭。糞污無害化處理體系。引進山東信得、承德沃田有機肥生產企業,合理布局有機肥生產基地,形成“肉牛養殖-糞污處理-有機肥加工-生態種植-飼草飼料”循環發展模式,全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0%,提供扶貧公益崗位300余個。
政策疊加、破解難題
發揮政府主導和金融撬動作用,多力合一,形成政策疊加效應。破解“難起步”問題。對新建舍飼存欄肉牛50頭以上的養殖小區,按照140元/平方米標準予以補助,在水電配套、資金投入、用地審批等方面予以扶持。在貧困村建立114個養牛幫帶小區,通過村托管、能人承包等形式,降低貧困群眾參與門檻。破解“缺資金”問題。實施“險資直投與聯辦共保”新機制,建立“政府+保險+資金池增信”融資合作平臺,利用保險金為養殖戶、企業、合作社等主體提供貸款,并實行全額貼息。目前,全縣放款1.36億元,帶動貧困戶1026戶。破解“精準到戶”問題。通過務工、入股分紅、專項扶貧資金股權量化等方式讓貧困戶參與經營主體。對貧困戶自主發展肉牛產業,給予扶貧小額信貸、“政銀企戶保”、“險資直投”等政策支持,并采取“托牛所”“訂單養殖”“協議價收購”等形式與企業、合作社建立合作關系。
防控風險、健康發展
著重防范和化解肉牛產業發展中的兩種風險。防范疫病風險。發揮基層防疫隊伍主力軍作用,建齊配強縣、鄉、村三級防疫網絡,開發肉牛產業養殖保險,創新“聯辦共保”模式,通過“財政補貼+農戶自繳”方式,對全縣存欄肉牛建立“普惠農險”制度。一年來,共賠付保費1960萬。規避市場風險。加大對企業、合作社的監管指導力度,降低經營風險。成立肉牛養殖協會,建立完善市場預警分析機制,增強議價和風險規避能力。研究肉牛價格保險制度,穩住價格波動,實現產業發展零風險。
下一步,統籌銜接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完善優化肉牛扶貧主導產業聯貧帶貧機制,整合資源,全力將隆化縣肉牛特色扶貧主導產業打造成河北領先、全國一流的地方特色品牌,帶動全省肉牛特色產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