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4/20 14:52:00 來源:中國養殖網 閱讀數:
鵝口瘡又稱霉菌性口炎,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禽類上消化道的一種真菌性傳染病。其特征是上消化道粘膜上形成白色偽膜和潰瘍。
一、病原
病原為白色念珠菌,為真菌,可形成假絲和孢子。
二、流行病學特點
該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及健康禽的消化道、呼吸道中。當各種原因使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如不良的環境條件、維生素缺乏及長期使用抗菌素等,使消化道菌群平衡失調而誘發本病。
本病雞、鴿、鵝均易感,鵝以6周齡以內的幼齡鵝易感性高。本病主要經消化道傳播,污染的飼料、飲水、墊料等都是傳播媒介;同時也可經蛋殼傳播。本病傳播迅速,發病率與死亡率均高。耐過者淘汰率也高。
三、癥狀與病變
病鵝精神萎靡,羽毛松亂,生長不良,口腔粘膜形成黃白色假膜,病鵝吞咽困難,常不愿吃 食,逐漸消瘦死亡。嗉囊松軟下垂,擠壓時從口腔流出酸臭氣體或內容物。眼瞼、口角有時可見痂樣病變。
病變可見口腔、咽、食管、嗉囊粘膜腫脹、壞死,出血,表面覆蓋白色、灰白色、黃色或褐色纖維素性或干酪樣假膜,撕開假膜可見紅色潰瘍出血面,以嗉囊病變最明顯。
四、診斷
根據上消化道特征性假膜的病變,結合癥狀及流行病學情況可以做出診斷。確診需鏡下查到病原。
五、防制
加強衛生及飼養管理,保持清潔衛生、通風干燥、營養及維生素充足,避免在飼料中長期添加廣譜抗生素等是本病主要的防制措施。
病禽可用制霉菌素按50—200毫克/千克飼料混飼,連用3—5天。并在飲水中添加0.5%硫酸銅,連飲1—3周。克霉唑按每百只雛鵝1克混料內服,連用3—5天。口腔病變可用碘甘油或1%—5%克霉唑軟膏涂擦,也可向食道膨大部注入2%硼酸水數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