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4/29 13:29:00 來源:中國鵝業網 閱讀數:
鵝是草食水禽,喜食嫩青草,因此人們常說,青草換肥鵝。如采取放牧飼養,可節省精料,降低成本,所以養鵝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收益高的致富途徑。但是,近些年由于牧地、水源等不斷受到農藥、垃圾和病死畜禽等有害物質的污染,使鵝群放牧出現發病或死亡,給養鵝業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筆者在幾年的技術服務中,調查了解到夏秋季節鵝群放牧死亡的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現介紹如下。
死亡原因
農藥及毒餌中毒在放牧前,未進行牧地調查,不知道牧地、農田、水域等處已施農藥,如有機磷、氟乙酰胺、波爾多液等。鵝采食了施過上述農藥的牧草,就會引起中毒;為了滅鼠投放毒餌,由于沒有按要求投放,致使鵝誤食而引起中毒。
誤食腐敗動物尸體由于夏秋季天氣炎熱,高溫多雨,環境潮濕,病原菌大量繁殖,是畜禽疾病的高發期。畜禽死亡后,到處亂扔,不進行深埋或焚燒,使尸體腐敗變質,污染牧地與環境,鵝誤食后發生感染或中毒。很易感染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引起鵝肉毒梭菌中毒等。
疾病原因不能按要求定期接種疫苗,由于購進或孵出的雛鵝缺乏母源抗體,又沒及時接種小鵝瘟、副黏病毒、鵝鴨瘟弱毒凍干苗等,致使傳染病發生;由于牧地飼草或飲水被患有傳染病的鵝污染,讓健康鵝采食,病健鵝同群放牧,混群飼養,均能相互傳染。
藥物使用不當而中毒鵝群發病后由于診斷和用藥方法不當,常引起鵝中毒死亡。服藥時不按說明用,而是任意加大劑量和增加服藥次數,多見有磺胺藥、痢菌凈、抗球蟲藥等中毒。
各種獸害的侵襲由于放牧鵝沒有固定的鵝舍,有的在遠離村屯搭個臨時簡易的鵝舍,不能很好地防止老鼠、貓、狗及野生動物如蛇、鷹、黃鼠狼、山貍子等的侵襲,由于人手少,鵝群看管不過來,很容易使鼠類及野生動物竄入欄舍,咬傷或咬死鵝。
災害性天氣由于在放牧前,沒能聽當地的天氣預報,在放牧時突然變天,刮大風,下暴雨及冰雹,使鵝群受到襲擊,往往可造成很大的傷亡。
相應對策
訓練雛鵝放牧雛鵝初次放牧時間,可據氣候和健康狀況而定,熱天約在出殼后3天~7天,冷天為10天~20天。一般3周后天氣晴朗溫暖即可放牧。第一次放牧必須選擇風和日麗的天氣,在飼喂后趕到附近平坦的草地上活動,采食青草,放牧1個小時便趕回舍內,以后逐日延長放牧時間和距離。為了預防雛鵝由舍飼到放牧時的應激與疾病,開始放牧時要在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維生素C,按說明添加,同時加入0.02%的恩諾沙星,連用5天~7天。
放牧前做好調查放牧前要對牧地進行調查,對于剛噴灑過農藥的牧地或者被農藥污染的地方一律不得放牧。不到農藥廠、化工廠、食品廠及養殖場附近放牧。近期有病鵝放牧過的牧場、水源禁牧。在放牧前選好路線,做好實地考查,主要根據天然草場情況,農作物布局,收割時間,施農藥情況,有無疫病發生等,擬定一條可行的放牧路線。另外,還要了解牧地是否投放毒餌,如投放要禁牧。若需投放毒餌,必須事先通知鵝場,調換放牧地,或在舍內圈養。做好農藥、化肥的存放及保管使用工作,千萬不可在鵝場附近存放農藥和化肥。
不到臭水塘放牧放牧人員事先要對牧場、水源及路線進行實地檢查,對牧地泥濘,長時間積水,水質惡臭,水塘的水質發綠并有股腥臭味一定不能放牧。往往極易感染大腸桿菌、巴氏桿菌及絳蟲病。
搞好免疫接種與病鵝治療鵝舍要用3%苛性鈉溶液每周消毒1次,食槽、水槽要用2%的苛性鈉刷洗,再用清水沖洗后使用。要保持鵝舍清潔、衛生、干燥。無母源抗體的雛鵝每只皮下注射抗小鵝瘟高免血清0.5毫升,其保護率可達95%;對已感染發病的同群雛鵝,每只皮下注射3毫升,具有治療作用。于20日齡~25日齡注射鵝副黏病毒滅,30日齡~35日齡接種鵝大腸桿菌與禽霍亂滅活苗。在20日齡以后,按每1千克體重口服丙硫苯脒唑25毫克進行驅蟲,以后每隔30天用藥1次。一旦發病要立即進隔離,停業放牧,確診后進行治療。被污染的工具、物品要進行嚴格消毒,舍內地面和周圍環境可用2%苛性鈉噴灑,還可用百毒殺或畜康進行帶鵝消毒。對病死鵝不得出售或亂扔,要進行深埋或焚燒,做無害化處理。
做好鵝舍和牧場的防護對鵝舍及牧場要進行滅鼠,老鼠不僅可傷害鵝,還能傳播多種傳染病。在鵝場不要飼養貓、狗等動物,防止其竄入鵝舍和牧場傷害鵝只。夜間要有專人看管,防止蛇、鷹、黃鼠狼、山貍子侵襲鵝群。在牧場發現野獸敵害嚴重時,應迅速趕鵝群離開此地,另選牧場放牧。
每天早晨在放牧之前,注意聽當地天氣預報,若有惡劣天氣到來時,要停止放牧。在放牧時,天氣有突變,如遇有暴雨冰雹等,一定不要慌亂,將鵝群趕到樹下避雨,防止鵝驚群到處亂跑。炎熱天氣放牧,中午要選擇通風遮光的樹林下讓鵝休息,防止中暑死亡。一旦發現有中暑鵝只,立即將鵝放到涼爽地方,在靜脈放血,可口服十滴水5滴~6滴或給仁丹6粒~7粒,一次灌服。病情嚴重者可肌肉注射安鈉咖或樟腦磺酸鈉2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