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5/8 9:35:00 來源:農業科技報 閱讀數:
在村民手里一公斤只能賣30多元錢的豬鬃,經過李大宏的手卻能賣到600元。4斤豬毛能賣上一頭豬的價!李大宏用著不起眼的豬鬃,做起出口生意,并靠此積累起驚人財富。
小豬毛里淘出大財富
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盤河鄉頭寨村是一個偏僻的村莊,平時很少有外人來,這天卻來了一位叫李大宏的人。吸引他前來的竟是一頭土生土長的黑豬。
“這個品種叫烏金豬,它這個肉相當的好吃,比其它的肉好吃得多。”養殖戶楊文員起勁地介紹著黑豬的肉質,可李大宏的興趣卻全在豬毛上。他和妻子陳麗琴夫妻倆把豬毛看成了寶,這讓看熱鬧的村民不解。在村民看來,豬毛是不值錢的東西,頂多30元一公斤。可在李大宏眼里,它的價值最起碼還要增加20倍。
洗豬鬃讓他掘得第一桶金
1998年,年輕的李大宏已經是昭通市委組織部的一名正科級干部,在常人看來他仕途坦蕩,前途無量,可就在這一年,他卻決定辭職下海。
領導、同學和家人都反對,李大宏卻是心意已決。這緣于一次他和領導的外出考察。1997年9月,李大宏和領導去一家豬鬃廠考察,這時他了解到了一個產業的秘密,使他得到了一個巨大的財富機遇。
豬鬃加工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發達國家人力成本高,無心發展該產業,欠發達國家生豬養殖量低,無力做該產業,而中國豬鬃產量占世界的一半。考察的那家企業的副總羅中華告訴李大宏,除生活用刷外,工業上刷軋鋼槽,軍事上刷炮筒都得用豬鬃刷子。
羅建議李大宏建一個洗鬃廠,并承諾提供技術支持,產品保證回收。這就有了前面李大宏辭職的那一幕。1998年1月,李大宏借來60萬元辦起了水洗廠。到年底,他毫不費力地賺了10萬元。
水煮鬃又讓他坐擁億萬財富
別人都勸李大宏見好就收,但他卻瞄上了比水洗鬃工藝更復雜,利潤也更高的水煮豬鬃。但沒想到把他領進門的師傅,卻成了他產業發展中的第一道坎兒。
1999年5月,他再次找到羅中華談水煮豬鬃的事,但羅卻以保密為由讓他不要搞。羅中華不希望把李大宏培養成為一個競爭對手。“他是希望把我培養成為他永遠的原料供應商。”
一個不幫忙,一個不放棄。李大宏只有另辟蹊徑,從江蘇高薪聘請了一位水煮豬鬃師傅。
2001年,李大宏參加的廣交會成了改變他命運的關鍵,奠定了他成為產業龍頭老大的基礎。一位全球*豬鬃采購企業的采購員,看中了他的豬鬃物美價廉,每個月都會發出訂單,他的銷售規模很快翻番破了千萬,從此李大宏成為昭通出口豬鬃最多的人。
現在,李大宏的水煮豬鬃每年銷售達到100多萬公斤,產值1.4個億,黑鬃銷售量占到了全國三成的份額。然而,做豬鬃生意的李大宏不是最早,也不是*的一家,在眾多的加工企業里,世界上*的豬鬃經銷商,為什么偏偏讓李大宏碰上了,是巧合還是必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