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6/5 16:18: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生豬產業是瀘州市納溪區天仙鎮傳統的支柱產業,面對豬肉價格持續下跌的市場行情,天仙生豬營銷合作社通過提高產業科技含量,創新營銷手段,拓展周邊產業,頂住了市場的沖擊,在逆市中謀求發展。
引進先進技術 降低生產成本
近幾年,天仙生豬產業通過政策引導、項目帶動,推動養豬生產養殖技術不斷更新,促進生豬向規模化、標準化和環境友好型發展。
天仙正和生豬養殖場率先引進微生物發酵床技術,利用有益的微生物,將豬糞全部分解,既降低了豬場的污染排放,又給生豬提供了一道“健康食品”。同時由于發酵床是由鋸末等多種細末混合成的,還具有冬暖夏涼的作用,豬場臭氣也沒有了。正和豬場老板賈勇給筆者算了一筆賬:“一個發酵床一次投入200元可以用3年,3年降低的保暖、通風、防疫等費用約1500元,使用新技術使得每頭豬的生產成本降低了50元。”目前,該技術正在全鎮范圍內推廣,在天仙已有7家養殖場使用該技術,同時天仙生豬協會還為散養農戶平價提供發酵床材料,共享先進技術。
把握民眾心理 創新銷售手段
通過市場觀察發現雖然生豬價格低迷,但是豬肉市場銷售依然旺盛,群眾更多的是對豬肉的品質有較高的要求。面對生豬養殖又一次洗牌,天仙生豬企業打出“綠色生豬,放心肉”營銷手段,搶占市場份額。由天仙生豬協會承頭,為每頭生豬辦理“身份證”,顧客可以通過網絡驗證編碼,查找到今天所購買的豬肉是那頭豬產的,并且還可以通過遠程監控視頻,看到豬吃的是什么,住的是什么,甚至它父母是誰都一清二楚。
通過“綠色生豬,放心肉”這種營銷手段,破解了群眾對貨源的質疑,打消了群眾的顧慮,同時還是對公司的一種宣傳。
融合生態理念 拓寬周邊產業
近段時間,天仙廣發養豬場老板羅偉強就打起了豬糞的主意。看著每年出欄1萬余頭的商品豬場,又了解到旁邊文昌宮集鎮還沒有通天然氣,倆倆結合,一個大型沼氣生產廠的計劃就誕生了。立項目、跑資金、看現場政府相關部門一路綠燈。目前,該項目已經在進入最后的安裝調試階段,商品沼氣的銷售即將開始。羅偉強很高興的告訴筆者:“大型沼氣項目有國家政策扶持,即使將來集鎮通天然氣了,還可以用來發電,沼氣始終有銷路,有效益。”
近年來,瀘州天仙鎮把生豬產業作為農村經濟重要支柱來抓,不斷采取新的措施和方法,使得天仙生豬在逆市中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