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6/13 15:32:00 來源:兵團新聞網 閱讀數: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七團有一位遠近聞名的庭院養豬大戶,他靠科學養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他就是當地有名的養豬致富典型、林牧工作站職工梁世平。
1990年,梁世平四川來到七團林牧工作站,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家中有了一些積蓄,他看到團場豬肉市場需求量大,就自籌資金15萬元人民幣,修建了35平方米豆腐房和200多平方米的高床養殖豬舍,從事庭院養殖業。短短幾年時間,豬場經營規模從小到大,一年一個臺階。到目前為止,共建有母豬舍、產仔舍、仔豬保育舍、育肥舍等40多欄,每年平均出售優良仔豬800頭,育肥豬500多頭。
人們親切地稱梁世平叫梁師傅,他原是林牧工作站屠宰工,妻子是個家屬沒有工作,但她能干,很會過日子,家里還要供一雙兒女上學,沉甸甸的擔子壓在梁世平夫婦的肩上。梁世平平時都在思索著如何擺脫困境。后來,他看準了庭院養豬。
但要養好豬就得講科學。梁世平自費訂閱了《養豬雜志》、《新疆科技報》等報刊,并注意各種養豬信息。他一邊干一邊學,掌握了給豬治病、預防、打針等知識。剛建豬場的頭一年,由于經驗欠缺,他當年虧損了。虧損、失敗并沒有嚇倒梁世平,反而更堅定了他養豬致富的決心。他開始找原因,向行家請教,講究科學,第二年終于盈利兩萬元。他養殖的規模逐年擴大,夫婦倆忙不過來時又從四川把父母接來幫忙。
談起養豬,梁世平就來了精神,他說:“幾年來,多虧團場制定了發展庭院經濟的優惠政策,我們要抓住機遇,好好發展庭院經濟。”別人一頭豬養肥要半年,梁世平養一批豬只要4–5個月,平均體重可達90–100公斤。
那么他養豬致富的奧秘到底在哪里呢?帶著這個問題,我走進了梁世平的養殖場,只再他妻子正在清掃豬圈,圈內肥豬、仔豬一片白里透紅,十分逗人喜愛,旁邊一群小雞不停地叫著。梁師傅說:“首先要進行品種改良,我從1999年起便開始到周邊地方引進優良品種的公豬。”如今,他的豬品質優良,全是瘦肉型的,抗病力強、生長快,在市場上成為暢銷品。
其次是豬場的管理。梁師傅經過幾年摸索,總結出一套養豬的管理方法。他認為要定時定量喂豬,要先喂精料后喂青料,搞好飼料配方,喂時采用生料槽拌喂;及時供水,定期驅蟲以及豬的疾病預防和豬場消毒。2009年梁師傅共出欄育肥豬1000頭,存欄380頭,盈利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