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6/21 13:48:0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閱讀數:
豬肉價格已連跌幾個月,觸底反彈的聲音開始出現,而中糧集團則直接新建養豬基地進行“抄底”。
日前,中糧集團宣布天津、江蘇東臺養豬基地正式竣工,年總出欄生豬數將達到60萬頭。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是養豬業的低谷,豬肉價格預計在下半年反彈,中糧新上馬的養豬項目剛好可以趕上豬價反彈,并能與其糧油業務配合,形成掎角之勢,方便進入上海、天津等一線城市。
中糧集團方面表示,中糧(江蘇東臺)肉食產業鏈基地項目一期工程竣工投產,該基地是中糧肉食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集生豬養殖、屠宰、制品加工為一體的肉食產業鏈項目,一期工程年出欄生豬50萬頭,將于今年年底全部建成。
另外,中糧肉食天津全產業鏈第一座豬場達產后可年出欄商品豬10萬頭,而天津第二座10萬頭養殖場亦將于8月底投產。
上海種豬場場長畢波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目前養豬業正處于低谷。以一頭90公斤左右的生豬為例,私人養殖戶一頭虧損100~150元,一些規模較大的養豬企業一頭虧損200元左右。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數據,今年1月4日,36個大中城市超市、集市豬肉(精瘦肉)零售價格平均每500克為12.09元,而今年6月17日,這個價格已經降至10.83元,降幅10.4%。
豬肉價格萎靡不振、養豬業全行業虧損正是中糧“抄底”的好時候。畢波介紹,一頭40~60公斤的種豬,價格高的時候每頭要2200元,現在只要1300元,養豬投入可以大大降低。
而上海生豬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友明亦對記者表示,現在建養豬場剛好可以趕上未來豬肉價格反彈的時候,從母豬妊娠到小豬長大出欄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屆時豬肉價格應該回升至正常位置,中糧集團此時建豬場,與股市“抄底”頗有相似之處。
中糧江蘇東臺養豬基地與上海相距300公里左右,成為中糧豬肉產品進入上海市場的橋頭堡。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上海每年要消費1000萬頭左右的生豬,其中四分之一能夠自給自足,其余750萬頭左右的生豬需要從外省市調入,此外上海未來可以用來建養豬場的土地及勞動力很難出現較快增長,因此生豬大量從外省市調入的趨勢將長期持續。東臺是江蘇農產品的主要產區之一,肉、禽、蛋等大量輸入上海市場,中糧在東臺建養豬基地正是沖著上海市場來的。而中糧天津養豬基地除了向天津供應生豬外,也可以向近在咫尺的北京供應豬肉。
中糧此次竣工的兩個養豬基地與其糧油加工基地距離也不遠,養豬所需的豆粕(資訊,行情)、菜籽粕等原料可以非常方便地就近供給。中糧集團旗下的東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位于江蘇張家港市,與東臺養豬基地相隔200~300公里,每年現有大豆、菜籽的壓榨能力達到360萬噸。在中糧天津養豬基地的周圍,中糧集團投資40億元的天津糧油綜合基地正在建設中,每年處理大豆等油脂油料的加工能力約600萬噸,糧油基地與養豬基地形成掎角之勢。
中糧集團總裁于旭波表示,中糧正在加快區域產業布局和項目建設,利用三到五年時間初步形成飼料、養殖、屠宰、制品加工、冷鏈配送的肉食全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