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6/22 9:39:00 來源:盛世金農網 閱讀數:
在山東省蒙陰縣常路鎮有個叫劉英剛的農民,最近在養豬方面可是出了大名了。為啥?人家劉英剛不光養外國“洋豬”,還養起了從長白山引進的野豬。這種野豬生長速度快,粗飼料利用率高,比當地家豬一頭多賣1000多塊錢,吃起來比家豬肉香,被當地群眾稱之為“香豬”。
家住蒙陰縣常路鎮五里橋村的劉英剛,今年57歲,是個敢想敢干,有膽有識的人。從1988年開始,他在信用社扶持下建起了占地50畝的種豬場,從英國plc公司引進世界一流的種豬100頭,后又從加拿大引進原種豬100頭,從比利時引進大約克和新長白原種豬100頭。他的妻子說,劉英剛伺候這些“洋豬”比伺候自己的孩子還上心,每天從早到晚都守在種豬場里。經過1年多的摸索和學習,他的養豬場成為當地規模*、工藝定型、設備齊全、種豬一流的種豬基地。目前,他的養豬場有原種母豬1000頭,每年可向社會提供優良種豬1萬多頭,被山東省畜牧局批準為省級種豬場,他本人也被推選為臨沂市養豬協會副會長。
2007年,劉英剛了解到,發展特種養殖是個朝陽產業,決心走特種養殖之路。后來得知,發展野豬養殖商機無限。于是,他投資20多萬元,從長白山購進野豬20頭進行人工馴化和品種改良。這種特種野豬雖是選用優良山林雄性野豬與優良瘦肉型家豬多元雜交后,經人工馴化改良的一個野豬新品種,但是野性還是沒能徹底改變,不僅能跳竄,而且咬人。為馴化養殖野豬,劉英剛查閱了許多報刊資料,除科學飼養外,平時把它們放出來在院子里“放風”,與它們親密接觸,終于實現了與野豬的“和平共處”。經過他馴化改良的野豬,既保持了野豬瘦肉率高、抗病力強、適應性廣等優點,又改變了野豬產子少,生長速度慢和不易飼養等缺點,而且其肉質鮮嫩香醇,野味濃郁。第一批野豬長到10多個月就正式出欄了,按照市場價格,成品野豬每500克賣到了30元,而一二十千克的小豬崽兒,每頭也能賣到1000多元。不到1年時間,劉英剛共出欄了100頭野豬。
2008年,劉英剛再投資50萬元建起了集育種、馴化、養殖、飼養、銷售、觀賞、餐飲為一體的大型特種野豬種豬養殖場,還建成一處“野豬林”生態園,特推出“農家掛子肉”、“紅燒野豬”、“孜然排骨”、“野豬林四種燴菜”等特色野味菜,每天前來觀賞和食用野豬的游客絡繹不絕。如今,劉英剛養殖的野豬,每年能帶給他七八十萬元的收入。劉英剛致富了,卻沒有止步,除了擴大養殖規模外,還發動群眾參與野豬人工養殖,并搞起了種苗、技術、銷售等環節的一條龍服務。在他的帶動下,當地已有200多個農戶養起了野豬,并開始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