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7/2 15:58:00 來源:食品產業網 閱讀數:
雖然近兩周來生豬價格出現了反彈,但養殖戶依舊在虧,而心情持續低落的不只是養殖戶。
昨日,一位農險業務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去年起,給豬保險,我們幾乎不掙錢,甚至虧損。”在養豬賠錢的情況下,養殖戶不積極治療生病的母豬,卻等豬死后換保險的極端情況時有發生。
這位業務員稱,從2009年起,他發現了一種怪現象。“因為病死后,一頭能繁母豬可以獲賠1000元。”
這種怪現象,緣于近兩年來的豬肉價格低迷。從今年春節后開始,生豬養殖就進入了長達四個月的虧損期,最嚴重的時候,農民自繁自養出欄一頭豬將面臨200元左右的虧損。
據了解,一般淘汰母豬的價格約為:活豬3元/斤,死豬2元/斤。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咨詢有限公司農業分析師郭會勇算了筆賬,如果以一頭能繁母豬400斤計算的話,每頭能賣出的價錢和保額相差無幾。
“前期投入較大,農民不會輕易淘汰能繁母豬。但豬價低迷,養小豬賠錢的情況下,生產性能較差的母豬必遭養殖戶淘汰,而這樣的豬也賣不出好價。”湖南省畜牧局的一位專家表示,確有養殖戶利用“豬保險”套利。
自2007年起實施的能繁母豬保險,是國家出臺的一項政策性保險。通常每頭能繁母豬險的保險金額為1000元,保費60元。其中,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負擔48元,保戶承擔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