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7/20 10:34: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生豬市場供求規律造成的蛛網現象。經濟學上通常將大宗農產品市場看成是比較接近完全競爭市場的,生豬市場正是一個這樣的典型農產品市場。其供給彈性大于需求彈性,在沒有外部反方向干擾的情況下,會呈現出發散式蛛網特征。
生豬生產每3-4年波動一次的根本原因是由生豬生育繁殖和生長的特點決定的。其中繁育周期是從增加能繁母豬數量著手的,即先將豬仔留作后備母豬,進入懷孕繁殖期,生仔后育肥出欄,這個期間大約是18個月。
豬糧比持續下降直接導致了生豬存欄數增速回落。生豬生產的實踐表明,豬價與糧價之間存在一種必然的、相互適應的規律。即“豬糧比價規律”,即肥豬與玉米的價格之比為依據來判斷盈利狀況,超過6:1為盈利,低于6:1為虧損。
從糧價周期性波動特征看,國際糧價底部盤整過程即將完成,2010年國際糧價將呈先穩后升走勢。再考慮到2009年國際投機資金主要集中在能源、金屬、油脂類商品,在流動性充裕的背景下,2010年有可能借機轉投前期漲幅較小、目前價位較低的糧食品種,所以糧食產品的金融屬性有可能得到進一步提高,從而推高糧價。
生產者只能按照本期的市場價格來出售由預期價格(即上一期價格)所決定的產量。這種實際價格和預期價格的偏差,造成了產量和價格的波動。
當前時期,養殖戶面臨較大虧損。一方面,不得不將飼養到期甚至快要到期的生豬拋售,加大了當期供應量,造成了豬肉價格的持續下降。另一方面,養殖戶降低生豬存欄數和能繁母豬數,減少了未來供應量。因此,當前養殖戶的決策造成了短期豬肉價格仍有下降壓力,但中長期由于供給下降將推動豬肉價格步入上升周期。
由于豬肉價格上漲具有波動幅度大和替代效應,因此豬肉價格上漲將對CPI將產生較大影響。
從豬肉價格周期為3-4年來看來看,2007年初開始的那輪上漲距今已3年多的時間,2010年9月份可能又是一個周期的上漲始發點。在未來幾個月,豬肉價格可能仍會繼續下降,但隨著養殖戶降低供給,供求關系將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9月份豬價很可能啟動一輪新的上漲。保守估計,豬肉價格上漲20%,將影響 CPI0.6個百分點,而再考慮到它對其它食品的帶動,將可能影響CPI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