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8/18 14:07:00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 閱讀數:
目前,黑龍江省生豬中遠期交易市場建設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省已有128家生豬養殖戶在重慶農畜產品交易所開戶,進行生豬中遠期市場交易,已成交合約30手(每手10頭),共計300頭生豬,現在正按標準飼養,準備今年10月份交割。這意味著我省在生豬“先賣后養”,農戶穩定增收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長期以來,我省生豬市場一直實行現貨交易,生豬養殖者同屠宰加工企業間很少進行直接交易,主要渠道是各地的中間交易商。省內生豬收購價格一般由幾家大的生豬屠宰加工企業聯手操控,而企業只對大交易商說話,不愿直接接收中小養殖者送上門的活豬。在這樣的機制下,養殖者承擔的市場風險很高。
開展生豬中遠期市場交易,可以為生豬市場提供具有指導作用的預期價格,提供“先賣后養”機制,讓農戶和企業能提前鎖定利潤、規避價格風險,從市場機制層面解決“豬貴傷民”“豬賤傷農”的問題,避免生豬產業的大起大落。交易平臺主要的功能就是幫助生豬產業鏈上的相關各方提前知道6個月內出欄生豬的買賣價格及價格變動趨勢,并由此制定養殖或購銷計劃,降低不確定的風險。交易商成為交易中心的會員后,就可以遠程登錄交易平臺,點點鼠標在網上買賣生豬。
據了解,省畜牧獸醫局將引導生豬養殖大縣與重慶所合作,開展中遠期市場建設和交易工作。對規模養殖企業、大戶進行相關知識培訓,鼓勵支持其積極參與生豬中遠期交易。爭取今年內在重慶所完成開戶300家,每月交易量達到1000頭。同時推進即期或短期現貨交易,如開發便捷的電子商務平臺,使中遠期交易與現貨交易互相補充,實現漸進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