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8/30 14:26:00 來源:遼寧日報 閱讀數:
“過去按傳統的梳絨方法,每人每天只能剪3只羊;新技術應用后,每人每天能剪8至10只羊,對絨山羊的傷害也減少了。”本溪滿族自治縣東營坊鄉大陽村的絨山羊養殖大戶鐘英偉告訴記者。
鐘英偉所說的“新技術”,是我省首創的絨山羊羊絨分剪分梳技術,這項新技術讓全省絨山羊養殖戶得到了實惠。
我國是世界羊絨生產大國,年產量占世界的70%。因為養殖戶普遍采用梳絨方法,羊絨無法實現優質優價,我國羊絨的天然質量優勢在國際市場上難以體現。不僅如此,傳統的梳絨方法尤其不適合常年長絨的遼寧絨山羊,不僅影響羊絨質量,而且極易對羊造成傷害,嚴重者致使絨山羊終生不再長絨。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省絨山羊育種中心進行新式梳(剪)絨和分類分梳技術的研究。他們最先在本溪縣、蓋州市進行試驗示范,由養殖戶對羊絨進行分部位分類別分剪,由企業按不同類別、不同部位、不同質量統一收購,同時開展分類分梳,獲得了初步成功。為了能讓養殖戶增加收入,我省還將這項新技術與生產對接。通過近半年的試驗,不但減少了對羊的傷害,而且提高了梳絨效率和羊絨質量,實現優質優價。今年內,我省還將建設新式梳絨、分類分梳示范點20個。
新技術能給養殖戶帶來多大的實惠?鐘英偉說:“以前采用傳統的剪絨方法,每公斤羊絨賣不到400元;采用新技術后,通過分剪、分梳、分裝,每公斤原絨平均能賣到440元以上,至少增收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