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9/16 15:46:00 來源:CCTV-致富經 閱讀數:
2007年底,在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和畜牧行業里,重慶的孫甚林都可以稱得上是一位新聞人物。這原因就是他要拿出22.8億元去養豬。
孫甚林:我的理想,就是在重慶市我要建造一個生豬王國,讓它迅速繁殖,成長,壯大,然后到幾年之后我就要成為一個年出欄上百萬頭的生豬,上百個億的產業的一個大企業。
孫甚林是重慶市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商會會長,他在重慶同時擁有房地產、教育和酒店等產業,企業資產超過28億元。
生豬養殖和孫甚林以前經營的項目毫不沾邊,也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新項目。孫甚林究竟看上了生豬產業中的什么商機,他為什么要拿出22.8億元去投資養豬呢?
這里是通往孫甚林養豬場的公路,重慶市區距離養豬場所在的涪陵區新妙鎮有150多公里,我們的汽車一共行駛了3個多小時。
據新妙鎮政府領導向記者介紹,為了孫甚林養豬場的防疫,當地政府還做出了一項特殊的規定。
副鎮長:凡是在這個原種場周圍五公里的地方,不允許再有大型的養豬場,農民在他的周圍也不允許有大規模的養殖,因為這個原種場的豬價值太昂貴了。
孫甚林養的豬,究竟有多昂貴?為什么周圍五公里,還不允許再建大規模養豬場。
帶著疑問,我們記者的車繼續前行,在經過了幾道山路后,終于到了養豬場的門前。
孫甚林的這個養豬場建在大山底下,豬場周圍都用鐵絲網圍著,安全工作做的非常嚴密,從不讓外人進入。
村干部:一般情況老百姓純粹進去不到,除了有其他什么事情以外,特殊情況才進去,也沒哪個看到他們的豬。
孫甚林養豬場的防疫要求非常嚴格,記者進入采訪,不但要全身消毒隔離24小時,而且隔離期間還不允許吃養豬場外的豬肉。
種豬場負責人:有一些病毒對人來說它是安全的,但是對豬來說,它就不安全。通過到我們豬舍里面去談話,都可以帶進去病毒。
防疫嚴密的養豬場里,養得豬究竟有什么與眾不同?孫甚林究竟看重了生豬產業中的什么商機,為什么要拿出22.8億元來投資?用22.8億元,又如何去經營生豬養殖這個陌生的項目呢?
2007年底是重慶房地產生意最為火爆的時候,重慶晨報報道財經的首席記者聶玉虎對此深有感受。
晨報首席記者:我當時寫了稿子的,就當時一天最多可以賣1000多套,成交量放大了三到五倍,而且價格每天都在漲,一天早上的價格和晚上的價格可能都不一樣。
在房地產行業興盛的時候,很多房地產企業把資金都用在購買土地,蓋房賺錢上。而孫甚林在這時看到的卻是重慶房地產行業,未來發展的危機。
孫甚林:我們重慶市當時也是就500萬人口,基本差不多,但是有3000多家房產企業,一年要開發上千萬平方,10年過后,20年過后還有那么大量,這是不可能的嘛,那么也許也有某一天,重慶市也只要幾百套房子了,那么幾千家房地產企業需不需要?那么大家就要轉行呀。與其10年過后再去轉行,那我現在是不是可以先發展一個行業出來?
在選擇新項目的時候,孫甚林就想找一個能持續發展的行業。而孫甚林認為這個能持續發展的行業,就是生豬養殖項目。
孫甚林:起碼我做到我退休,讓我們后邊的人又繼續來做嘛,只要人類要吃一天豬肉,這個企業就不會垮。
而讓孫甚林決定拿出22.8億元投資的原因,就是他在對重慶市豬肉消費市場考察時,發現的巨大市場空缺。
孫甚林:重慶市的一年的豬肉需求量大概要吃2000萬頭,但是我們自己產的豬大概就是1500萬頭左右,要從外地調進來500萬頭。
一個可以持續發展的行業,同時也伴隨著激烈的競爭。近幾年在中國,很多大財團、大企業和孫甚林一樣,都看上了生豬產業,紛紛投巨資進入。對于這種情況,一些好朋友和同行對孫甚林投資養豬的前景都不看好。
酒店同行:大資金進入以后就形成一種大的,這個供過于求嗎,有可能就形成一種供過于求的情況,這個風險就加大了。
房地產同行:這個養豬受市場的波動非常大,經常聽說有的養豬有一年虧損,一年賺錢,這個不穩定,所以感覺沒有什么前途。
而面對大企業、大資金的進入,孫甚林卻有著自己的看法。
孫甚林:有這么多的大企業進入,證明這個行業我是選對了,給我旁證。
孫甚林認為大企業、大資金進入生豬產業,將加快中國集約化養豬的進程,減少豬肉行情波動,平穩市場價格,同時也能規避風險。
2008年1月,孫甚林對外宣布成立農牧公司,正式進入生豬養殖產業。
孫甚林:我覺得我有這樣的經濟實力,我能夠從高處著手,我可以投資呀,這種投資我們的,所以第一次我們的計劃就投資22.8個億。
22.8億元,究竟要養什么樣的豬?面對一個陌生的項目,孫甚林又將怎樣運作22.8億元的投資。如何完成他建生豬產業王國的夢想呢?
孫甚林:要在盡快的時間內,我們準備是到2012年,就到年出欄100萬頭,樹立起一個生豬產業的王國。
而要想把商品豬出欄量達到一年100萬頭,最少要擁有優良的種母豬5萬頭。2008年初,孫甚林開始在全世界尋找優良品種的種豬。在經過和一些畜牧專家的研究后,最終他決定從美國進口種豬。
孫甚林:資金要很大,就是一些手續,難度不是一般的農民一般的小企業可以辦到的。我們這種大企業,我們要走高起點進入這個行業。
孫甚林認為有了從美國進口的原種豬,就有了他在中國生豬行業中的競爭力。因此,孫甚林首次投資就出手不凡,一次性買下了價值2000多萬的1226頭美國原種豬,并且還要包波音747飛機運到重慶。
動物檢疫處處長:這一批進口種豬,是我們國家迄今為止是單批*的一次,一批,以前的話一般來講是最多也是七八百頭。
價值2000多萬的美國原種豬,就是孫甚林實現年出欄100萬頭商品豬目標的基礎。也就是這些美國原種豬,讓孫甚林在豬肉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不賠反賺1000多萬。那么,從美國引進的1226頭原種豬究竟有什么與眾不同呢?
美國方面在忙著為1226頭原種豬辦理出境檢疫手續,另一邊重慶方面,孫甚林也在忙著找一個不但交通方便,還要遠離城市的地方建養豬場。
孫甚林:冬天夏天我都在跑,都在跑,這塊地我是來過好多次。
因為美國原種豬的價格昂貴,所以對養豬場的選址就要格外慎重,要避免養殖場的種豬不與其它生豬通過空氣傳染疾病。
孫甚林用了3個多月時間,在距離重慶市區150多公里的涪陵區新妙鎮,海拔700多米的山頂找到了建養豬場的地方。
動物檢疫處處長:那么它是兩面臨江,一面臨山,那么道路又比較好,那么周圍來講的話,又沒有飼養場,又遠離了城鎮。
養豬場投入了1000萬,用了半年的時間建成了。美國方面也將種豬出境檢驗檢疫手續辦理妥當。價值近2000多萬的1226頭美國原種豬,定在2008年10月1日,乘波音747飛機抵達重慶。這件事,引起了重慶市各大媒體的關注。
重慶晨報首席記者:9月24日的時候我就提前就做了那個半個版的新聞,就是關于這件事情,就是說,然后當時因為我們也不知道就留了一些懸念給讀者,就這1200多頭豬究竟什么樣子。
價值2000多萬的美國原種豬究竟有什么與眾不同呢?在很多人的期待中,2008年10月1日,裝載1226頭種豬的波音747飛機,降落在了重慶江北機場。防疫人員在準備對飛機上的豬進行消毒時,孫甚林卻對豬的情況產生了擔心。
孫甚林:走了十多個小時,并且在香港機場加油的時候,空調還斷了一個小時,那里頭的豬究竟怎么回事,出來怎么一回事,那如果全都是悶死在里邊了,那就完了。
經過檢查,1226頭種豬健康狀況良好,全部存活下來。防疫人員經過縝密的部署后,開始從飛機上卸載美國原種豬。
現場防疫人員對1226頭美國原種豬防疫非常謹慎,防止有國外的疫病,通過其它途徑傳播出去。嚴令禁止檢驗檢疫以外的人員靠近,記者也只能在50米外的隔離區拍攝。
重慶晨報首席記者:一律不允許穿過那個警戒線,而且還說,如果穿過警戒線的話說不定連你也會被隔離。會被隔離四十幾天,我們不知道這是開玩笑還是真的。當時大家都在互相開玩笑說:“千萬別傳過去,不然就跟豬一塊送去隔離去了。”
機場的工作人員和防疫人員,用了7個多小時的時間,把豬從飛機上卸下來裝上了卡車。
接下來的種豬運輸是防疫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如果美國原種豬攜帶疫病,就會通過空氣傳染。重慶市政府要求農委、公安部門和檢驗檢疫局要相互合作,完成機場到養豬場運輸途中的安保和防疫任務。
動物檢疫處處長:農委在各個鄉鎮的所有的道路路口都設置了關卡。所有偶蹄動物不能夠到路上,就是在我們沿途,不能夠經過,那么實際上,在嚴格控制過程當中,他們是連所有的動物都禁止到我們公路的兩旁。
警察支隊大隊長:涪陵到重慶的高速路是將近100公里,全封閉,就是我們的車隊經過的地方,對方,對向不能有車來,我們的前面可以有車,我們的后面可以跟著我們慢慢走。
孫甚林包飛機從美國運來的1226頭原種豬,安全的到達了養豬場后,檢驗檢疫人員對種豬又進行了45天的隔離防疫,才算徹底的完成了從美國引種工作。
從美國運來的原種豬到底有什么特別,讓這么多人耗費精力為它們服務。2009年到2010年6月,在生豬產業低迷的情況下,孫甚林如何靠1226頭原種豬化解危機。22.8億元,孫甚林接下來又該怎樣經營呢?
2010年8月2號,記者跟隨著孫甚林進入了他的養豬場進行采訪。在豬圈里,我們見到了乘波音747飛機來中國的美國原種豬。
養殖場經理:這個就是我們從美國引進過來的純種的杜洛克的公豬,純爺們的公豬,純種的公豬,非常純的,就是說這一條豬呢,它的,你像它的體重來講差不多700斤左右,你看它的兩個肩脊,背脊和臀脊,包括它的四肢是比較粗壯的。這個公豬它的后代來講,它的長速是比較快,160天左右都可以長到200斤。
杜洛克美國種公豬再和美國的種母豬雜交的豬崽,不但長得快,而且產崽的數量,更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養殖場陸經理:你像它一胎就是正常情況下就是在20條左右,比我們正常情況下普通的豬差不多多了10頭豬了。
孫甚林:美國的最高記錄,最高記錄是19頭,但是我們的豬,一頭豬生了21頭,并且全部成活,這種機率我們問了,我們從美國引進那個廠,他說從來沒有過,我們當時就想申報吉尼斯大全。
從美國用波音747飛機運來的原種豬,其中種公豬有126頭,種母豬有1100頭,4年時間要達到100萬頭的生豬出欄量,就從這1226頭原種豬開始繁殖。
孫甚林企業的房地產、教育和酒店等產業,經過多年的經營,已經走向了正軌。2009年,孫甚林把更多的精力都用在生豬養殖這個新項目里。為了迅速的擴大種豬規模,孫甚林不但組織了強大的畜牧專家團隊幫他管理,員工也是挑選有責任心和有養豬經驗的人。
孫甚林:我們的員工非常的盡心,他們都是把那個母豬當成自己的老婆在看待,把一窩的小仔當成兒女在喂養,每天你看愛不釋手,我們這個老員工,在這里,從我們一開始就一直在這里,24小時睡在這里。
1226頭美國原種豬,經過精心的飼養,到2009年底,繁育出來合格的種母豬達到了20000多頭。同時,孫甚林的養豬場也建造了11個,投資達到了近5億元。
按照這個速度發展,到2011年,種母豬的數量就可以達到5萬頭以上,2012年,孫甚林就能完成他年出欄100萬頭商品豬,建生豬產業王國的夢想了。
就在孫甚林的種豬數量急速擴張的時候,生豬產業里卻出現了危機,豬肉價格一路下跌。負責生豬經營的秦學華經理,向孫甚林匯報了他從2009年初到2009年底,收集的豬肉價格調查報告。
農牧分公司生產技術部副經理:生豬的行情由去年同期的每公斤16元錢,下降到每公斤不到10元錢,甚至還有9.5元的。
生豬行情的急轉直下,對于孫甚林來講,也就是他出欄的商品豬越多,賠的錢就越多。
孫甚林:1頭豬虧1元錢就要100萬,虧10元錢就是1000萬,如果虧100元錢那不就是1個億?
2009年年底,養殖一頭商品豬出欄,虧損就已經超過了100元。而且,豬肉價格還處于繼續走低的趨勢。這時,很多員工對年出欄100萬頭商品豬的目標擔心起來。
秦經理:可能還會影響到我們公司的其他的產業,包括房地產,教育,酒店呀,這種資金鏈上的甚至會出現資金鏈上的斷裂。
企業副總經理吳紅杰:就是可能對我們現在來說相當于只有投入,沒有產出,農牧這一塊就產生一個無底洞。
孫甚林進入商界20多年,玩轉過汽車配件、房地產、酒店、教育四個不同的行業。在商場中,他從來沒有失過手。而這次,挑戰孫甚林的是整個全國低迷生豬產業。在豬肉價格持續走低的情況下,孫甚林究竟會使出的是什么樣經營招數化解危機呢?
在聽取了秦經理對生豬行情的匯報以后,孫甚林又重新對生豬產業做了調查,而這次調查讓他對生豬產業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孫甚林:整個生豬的這一條產業鏈上,有生豬肥豬的飼養,還有屠宰,還有后邊的加工,還有冰凍,還有運輸,還有那個就是深加工,比如火腿腸呀,這些深加工,還有飼料生產,這種完整的大概有八九個產業鏈,但這產業鏈里邊,真正虧損,虧損機率最高的是生豬養殖。
也就是說把產業鏈建起來后,在市場低迷時,用其它產業的效益,緩解生豬養殖的風險。可是孫甚林的資金再充足,飼料、屠宰和加工等產業鏈,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建立起來。
養殖場方面,還在不斷的繁殖種母豬。而繁殖的越多,對孫甚林來講危機越大。就在此時,孫甚林也就是重新調整了經營思路,就讓他把危機變為了商機。
孫甚林:就像剛才看的小豬,那些種豬我們就多賣掉一些,自己少留一點,然后把規模100萬頭的規模延遲兩年吧,就把產業鏈做齊,來抵御市場風險。
孫甚林把100萬頭商品豬出欄目標推遲兩年,用兩年時間建起生豬產業鏈。養殖場多繁育出來的種豬,就直接上市銷售。
因為美國的原種豬繁殖速度快、產崽多,受到了很多養殖企業的歡迎。從2009年底到現在,孫甚林企業靠種豬銷售,就凈賺了1000多萬的利潤。
農牧分公司經理:我們的種豬銷售到江西,一次性拉了600頭,它分三次,江西、四川,包括我們烏魯木齊都有人在我們這里拉種豬。
孫甚林現在除了重慶的涪陵和酉陽11家養豬場外,正在建設的養豬場還有29家。除此之外,飼料廠、屠宰廠和加工廠也會在兩年內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