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0/12 13:53:00 來源:東北網 閱讀數:
“牛肋條17元/斤,牛踺子23元/斤,牛腩19元/斤。牛肉的價格最近一直都很穩定,沒什么變化,銷量也很平穩。”家樂福超市銷售人員說。在這波瀾不驚的終端市場背后,面臨的卻是肉牛養殖發展的嚴峻問題。“養牛的越來越少了,牛存欄量下降很多。”賓縣賓安鎮畜牧站工作人員對此頗有感觸。
我省飼草飼料資源豐富,農民素有養殖肉牛的傳統,“十五”期間黑龍江省被列為全國肉牛生產優勢區域。全省實施“主輔換位”和發展效益型畜牧業戰略,啟動了東部肉牛產業帶建設,全省肉牛產業有了較快發展,但近兩年卻呈現增速下降態勢。2010年上半年,我省肉牛出欄129.7萬頭,比上年同期分別 3.5%。目前大多數散養戶與規模戶處于微利狀態。
養肉牛不如打工
“投入大、周期長,養殖成本增加,肉牛收益下降。”賓縣賓安鎮畜牧站站長白向斌說,自2008年至今,當地肉牛的存欄量約減少50%。濕地保護以來,散放減少,養殖戶只能舍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養殖成本。放牧狀態下一頭成年母牛每天飼養成本為2元,而舍養情況下則達到6元。據村民李某介紹,現在養肉牛的大都是規模戶,散戶基本都被淘汰了,因為沒有量的優勢就賺不到錢。
在肇東市,由于近年來山地和草原禁牧,養殖肉牛只能舍飼,一頭牛要多支出1000多元。四站鎮農民李輝德給記者算了筆賬:現在買一頭250公斤左右的牛犢4000元左右;飼料、酒糟、玉米面一個月300元,15個月出欄就是4500元;人工、防疫等成本不算,一頭牛的飼養成本已經超過8000 元,“賣一頭牛基本不剩啥。”此外,母牛數量的減少導致近年來牛犢價格不斷上漲,“2005年,一頭250公斤左右的牛犢市場價約2000元,那時候農民手里有十萬八萬就可以養牛,可如今同樣的牛犢價格已經漲到快4000元,農民手里沒三十萬別想養牛,因為養少了根本就不掙錢。”
肇東四站鎮畜牧科工作人員說,現在養肉牛的效益明顯不如外出打工。目前即使干力工,每天收入也能達到80元,一個月起碼能掙2000多元,而養一頭牛風險明顯高于打工。
精深加工帶動養殖效益?
近年來省內一批現代化肉牛加工企業的建設投產,使我省肉牛屠宰加工能力和技術水平得到顯著提高。目前全省大、中、小型屠宰加工企業年總屠宰加工能力達300萬頭以上。
省肉牛養殖協會副會長聶德寶介紹說,從國外經驗來看,通過牛肉分級、精深加工來拉動整個牛肉生產鏈的發展。實現肉牛規范化飼養,牛肉精細分割,分級銷售,增加牛肉附加值,提升品質與價格,市場才能反哺育肥戶及母牛飼養戶,這樣才能有利于肉牛產業的良性發展。
大莊園肉業的孫經理說,省內龍頭肉牛加工企業普遍采用“公司+農戶”的操作模式,企業與當地養殖戶簽訂犢牛收購訂單,企業將牛犢集中到企業建立的養殖基地中進行集中育肥,或由養殖戶在家按照技術要求飼養,再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回收農戶產出的犢牛。一業內人士表示,前一種模式太消耗企業精力,投入也大,養殖戶還不一定愿意;而后一種模式飼養戶的誠信問題讓企業感覺很頭疼。如果后期價格高于前期合同價,飼養戶往往就沒有誠信了。業內人士說,目前肉牛養殖的下行端倪不能任之發展,到被動時才來“救市”,還需未雨綢繆,探索建立肉牛養殖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