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0/15 11:19:00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類感冒”系豬只在天黑前后進食過遲、貪食過多、絕食后就地睡眠,膨脹的胃內容物經夜間寒冷的侵襲,引發胃內容物的異常發酵而發熱絕食,因本病在臨床上類似感冒,所以成為“類感冒”。
發病原因 秋冬季節光照縮短,豬晚上進食后沒有重組的消化時間或在進食后馬上飲“冰水”造成胃負擔過重,消化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大打折扣,加上外界溫度的降低,降低了豬群的抵抗力,從而導致該病的發生。
臨床表現 豬只往往是前一天晚上采食正常,第2天開始就表現為減食或拒食,體溫升高到40℃~41℃,豬精神尚好,常常是幾頭同圈的豬只擠臥于豬舍一角,病豬糞干,個別豬糞上帶有黏液,隨病程的延長(一般3~5日后),豬眼結膜潮紅,個別皮膚發紅,偶有咳嗽、打噴嚏,發病末期可在耳尖、會陰部或全身見到紫斑,初期抗菌藥物和解熱藥治療后豬只很快恢復采食,恢復采食后體溫再次升高和廢食,如果治療方法不當,病情可持續十幾天,常以死亡或淘汰告終。
防治措施 根據筆者的臨床經驗,在治療中必須絕食,可采用頭孢類或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進行肌肉注射,12小時1次,連用2天,如在治療中未絕食,體溫反復升高者,除繼續用抗生素外并堅決絕食,同時用食母生10~30片、五倍子10克、大黃10克、龍膽草10克,水煎灌服,若有脫水者,可配合輸液進行治療。
另外,圈舍內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可用草木灰或曬干的沙土鋪在豬舍內。同時飼喂時要定時、定量,豬只采食后要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消化,飼喂較晚時應適當運動或飼喂量宜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