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0/22 13:14:00 來源:膠東在線 閱讀數:
煙臺萊州市柞村鎮的養殖戶遲明亮讓豬睡上“席夢思”,雖然投入大,卻是兩份回報。10月13日,記者走進了遲明亮的養殖場。
遲明亮的養豬場坐落在柞村鎮遲家村的半山坡上,規模不大,但是效益卻不錯,“你看看我在豬圈里鋪的都是好東西啊,鋸末為主,還有米糠、秸稈粉碎、花生皮、玉米棒沫,還有益生菌。”遲明亮告訴記者,他在豬圈里鋪上的“席夢思”,豬可是很買賬,有了這層底料,豬的生長速度明顯加快,而每個周翻一次底料以后,底下發酵的料很受豬的歡迎,豬還能當成零食來吃。另外,吃了益生菌的豬很少生病,這樣也就降低了藥物的投入,“我們家的豬很多食品企業都喜歡,特別好賣呢。”
除了為豬提供“副食”長得快,這鋸末“席夢思”還提供了空調的作用,走進養殖車間,溫度明顯的要比外面低,空氣中有鋸末的味道,“這是夏天,冬天的時候要是進來,里面的溫度和生爐子一樣,要不這么大的養殖間每年要多少煤為豬保溫,有了這些底料,全省了。”遲明亮告訴記者,在調節溫度的同時,養殖車間的底料還起到了環保的作用,遲明亮的豬棚飄著鋸末味道,沒有一般的豬棚的臭味,也不用老是用水沖洗殺菌,豬就趴在地上的鋸末層,既減少了勞動力,又環保衛生。“雖然第一次的投入比較大,但是回報也是多的,要不夏天我才不會干養豬這個活兒,太臟太累了。現在豬肉價格這么好,可以說是輕輕松松的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