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0/25 13:37:00 來源:嘉興日報 閱讀數:
“豬糞多得不知道往哪倒。”2007年,南湖區新豐鎮竹林村的生豬養殖戶楊生觀在收獲生豬給他帶來滾滾財富的同時卻如此煩惱。讓人更痛心的是,由于村里散養戶眾多,大家不注意豬糞的綜合利用,亂堆亂放豬糞給農民的生活環境帶來了嚴重污染,周邊群眾的意見很大。
如今,竹林村里的養殖戶建起了完善的雨污分離設施、沼氣池、干糞堆積池等治污設施。走進村里,幾乎聞不到豬糞的氣味,村容村貌也發生了根本的改變。與此同時,鳳橋鎮陳良村陳良匯的57畝土地上,已聚集了村里近20戶生豬養殖戶,一排排整齊的豬舍正拔地而起,他們都是在鎮、村干部的鼓勵和引導下,拆除原先的農業生產用房后遷入這里的。
“竹林村、陳良村僅僅是個縮影,目前,浙江嘉興市存欄5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戶均配套了相應的治污設施,我們在發展生產的同時更注重養殖場的布局規劃與周邊生態環境的協調。”嘉興市農經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生豬養殖污染日益凸顯的現狀,嘉興市從2008年開始實施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整治行動,目前,已全面完成了5208家生豬存欄5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戶)的治理任務,共建設沼氣池19.39萬立方米,沼液池24.52萬立方米,干糞池5.33萬立方米,建設雨污分離設施30.31萬米。全市規模化養殖場排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河道水質明顯好轉,農村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在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生態畜牧業建設的過程中,嘉興市的生豬產業是如何實現轉型發展的呢?堅持生態優先和科技進步相結合是關鍵。針對全市畜禽養殖量大、排泄物綜合利用率不高的情況,嘉興市實施了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整治行動,在建設各種畜禽糞便處理設施的同時,結合全市“兩新”工程的進一步推進和禁養區內“關、停、轉、遷”措施的落實,進一步壓縮生豬養殖總量,嘉興市共有1731家養殖場(戶)停養、退養,其中生豬存欄50頭以上養殖場(戶)593家。目前,嘉興市生豬存欄共254.79萬頭,較2007年末下降了9.94%,有效控制了生豬養殖總量。強化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加快生態、高效、集約型生產等關鍵技術的研發、集成和推廣運用。2007年,嘉興市從省外引進生物發酵床養殖模式,先后在桐鄉、南湖、平湖、海鹽等地試點應用,范圍涉及200多家養殖戶。目前,該技術在桐鄉、南湖等地的推廣應用已取得一定實效。
堅持政策扶持和依法管理相結合是一項重要措施。嘉興市通過落實能繁母豬補貼、生豬良種補貼、能繁母豬(生豬)保險、標準化養殖場建設補助等扶持政策,進一步推進了生豬產業的發展。僅標準化建設項目一項,嘉興市從2007年以來已有36個規模養殖場被列入國家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項目,累計投資6524萬元,其中申請獲得中央投資2100萬元,全市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水平得到提升。我市還依法加大對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生產經營企業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保障了全市畜產品安全。
嘉興市還積極引導養殖戶發展適度規模養殖,注重農牧結合,發展種養一體化的立體生態模式,同時,拆除原有違法生產用房,分步驟、有計劃地搬進符合產業發展的畜牧小區發展養殖。目前,我市正在起草制定《嘉興市生豬產業轉型升級規劃》,擬對撤村進區的養殖戶給予相應的補助,各地將根據具體實際制定相應的補助政策,鼓勵散戶入小區發展。據悉,南湖區先行試點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累計已開工建設畜牧小區5個,集聚散養農戶6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