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1/29 10:40: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
山東省禹城市王寺村的徐世發,有個年出欄3500頭的標準化養豬場,豬糞的處理一直是徐世發最累也最頭疼的事兒。不過,現在他再也不用犯愁了。
“原來養殖場里面豬糞橫流,臭氣熏天,既污染了環境,又影響了鄰里關系。現在好了,利用豬糞生產沼氣,用沼液為圈舍殺毒,沼渣作為有機肥料還田,既發展了循環經濟,又美化了環境。”徐世發高興地說。
去年,在國家生豬標準化建設項目政策的鼓勵和當地政府的扶持下,他建了四個30立方米的沼氣池,用豬糞做沼氣原料,沼氣照明、做飯,沼渣沼液還田,既省了處理糞便的工夫,同時也節省下一筆數目不小的煤電錢和化肥錢。沼渣作為優質無害有機肥賣給農戶更是增加了一筆不小的收入。產生的沼氣自家用不了,引個管子通到左鄰右舍,也給大家減少了不少開支。
徐世發的鄰居們都說:“俺們沾了養殖場的光,做飯、照明、取暖都不用花錢,沼渣、沼液當有機肥施到地里,種出的有機蔬菜還能賣上高價錢呢。”
目前,像徐世發家這樣的沼氣池,在禹城市有3100多個,每年可為農民節省能源性支出6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