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2/7 11:00:00 來源:成都商報 閱讀數:
位于眉山市東坡區富牛鎮的四川首個中草藥養豬基地變了樣,“門口的招牌已換成了眉山的一家中型飼料廠。”知情人士透露。
據了解,該項目由于定義為中草藥養殖,其專利發明人和項目主導者王國平曾被瘋狂熱炒,被多家媒體報道。而王國平在眉山養殖界也是鼎鼎有名,曾經和造飼料的劉漢元、養兔的陳豫川、養魚的陳水清齊名。
招牌變樣,難道項目已終止?成都商報記者多次撥打王國平的電話,但號碼已換了東家。昨日,記者趕赴眉山進行了調查采訪。
養殖基地 230萬轉給飼料廠
該中草藥養豬基地的現狀到底如何呢?成都商報記者驅車沿著省道106往仁壽方向行駛,來到了位于眉山岷江二橋前方約1公里處的基地。
雜草叢生、廠房外墻剝落、工廠大門的保安室也已陳舊不堪,這樣的荒涼著實讓人大吃一驚。更讓人驚訝的是,在約15米長的大門上,貼上了“四川樂珠飼料有限公司‘爬山雞’放養基地”的字樣。
難道這就是王國平名噪一時的中草藥養豬基地嗎?還是這基地已經易主?
留守在這里的*一位保安對成都商報記者表示,以前這里確實是王國平的基地,但在今年年初已被樂珠飼料廠購買。隨后,成都商報記者在基地內看到,12個大型廠房淹沒在雜草叢中,每個廠房約600平方米~1000平方米,此外還有一棟尚未完工的3層辦公樓。該保安稱,這里面還有污水處理廠、飼料廠等,但均未建成。
隨后,成都商報記者與四川樂珠飼料有限公司負責人郭守云取得了聯系。郭守云稱,他是2010年5月從王國平手里接手的基地,花了約230萬元,隨后還建設了圍墻、道路等。郭守云稱,目前他打算把基地租賃出去,正在和五六個老板談,“租賃一個廠房約每年5萬元,圍墻后面的比較便宜,每畝3000元就可以租到。”
曾經轟動眉山乃至四川養豬行業的中草藥養豬基地為何落魄到這樣的境況?成都商報記者隨后聯系到了一些核心的知情人士。
7年嘗試 中藥材養出優質豬
在眉山,王國平幾乎家喻戶曉,是當地的養豬名人,而這種名氣,更多地是來自于他獨創的中草藥養殖專利。
據《四川日報》、《眉山日報》等媒體2007年報道,王國平的中草藥養殖專利技術得來十分不易。1978年,16歲的王國平開始在成都、簡陽等地拜師學習養殖技術,1981年回到農村,1995年他開始嘗試綠色無公害養殖技術,這一嘗試就是7年。
經過一系列的刻苦鉆研和嘗試,2002年他的技術終于取得了突破。2005年,王國平把“豬用中草藥催肥劑”和“豬用中草藥催奶劑”報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技術專利,2006年得到了批準。公開報道顯示,2007年他又自主創新了《豬用中草藥添加劑飼料》,兩次將該飼料報農業部飼料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達無公害豬飼料的要求。“他以前在基地用中草藥養的豬,肉的確很好,口感很不錯,每次一出欄,就會被酒店訂走。”早年認識王國平的一位同鄉透露。據一位曾多次報道王國平的記者表示,2007年以后,甚至有國外公司意欲出錢購買其技術,但被王國平拒絕。
拿下了專利,王國平開始嘗試市場化道路。2005年8月,王國平帶頭發起成立了養豬協會,公開數據顯示,該協會曾經吸引了多達812戶農民加入,帶動了1230戶養豬戶。后來,王國平又成立了眉山新發養殖合作社,出任會長,成都商報記者看到的營業執照顯示,該合作社注冊資本0.5萬元,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最后一次被工商局核準為2008年10月。
規劃失當 所有項目一起上
獨特的專利讓王國平開始有了更大的夢想藍圖,和王國平關系十分密切的張蘭(化名)介紹,由于原先的小規模養殖場拆遷,2008年12月,王國平開始在眉山富牛鎮建立無公害養殖基地,并起名為眉山綠生養殖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萬元。
成都商報記者查詢到,王國平籌劃的養殖新基地非常宏大,總占地面積達400畝,計劃投資1.8億元,配套中草藥飼料廠、養殖場、肉食品精加工廠、有機肥料廠、沼氣發電站和污水處理站。
據張蘭透露,在基地建設之初,進展比較順利,王國平和一家建筑商簽訂了建設合同,王國平也傾資約200余萬投入項目建設,幾個月后,包括飼料廠、中草藥材料廠、辦公樓在內約70%的項目完工,占地面積約100畝。
不過,由于規劃失當,當工程建設了70%左右后,王國平的資金出現了問題,加上土地是租賃所得,銀行貸款也沒有辦下來。不得已,2009年初,王國平暫停了所有項目,開始四處招商,但結果并不盡如人意。曾在該項目辦公室工作過的一位人士表示,2009年3月,已有團隊人員離開,2009年10月,項目幾乎擱淺,2010年5月,該基地出售給了樂珠飼料。
張蘭曾參與過王國平的招商過程,據她分析,“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王國平錯誤地估計了風險,太急于冒進,所有項目一起建設,自有資金不足,而融資也沒有取得進展。”
曾經風光 如今聯系不上
在王國平創建的眉山綠生養殖有限公司網站中,他被稱為“中國第一個用中草藥做添加劑養豬的人”。可如今,這位曾經風靡眉山的“豬倌”已經聯系不到了。
根據網站上王國平留下的手機號,成都商報記者致電過去,但該號碼已經易主,而他的固定電話和QQ長期無人應答。“我都聯系不到他,不要說你!”張蘭感嘆:“他可能欠了一些債務,而且債務構成很復雜。”
2009年,經過有關人士的搭橋,四川匯源集團有限公司的老板朱開友曾經接觸過該項目,據了解,雙方進行很長一段時間的磋商,但最終仍未達成協議。這次失敗,讓王國平的漫漫招商路劃上了一個灰色的句號。
兩年前曾做過他員工的李都(化名)對王國平的中草藥養豬技術贊嘆不已,但對王國平的做法不太認同:“我們計算過,按照他的規劃,整個項目從建廠、推廣、物流、營銷等方面至少需要1個億。”“如果有適當資金及時進入,這個項目會活過來。”在采訪中,多位熟悉這個項目的人士遺憾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