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2/8 14:16:00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12月5日,瑪納斯縣包家店鎮西戈壁村生豬養殖合作社社員郭軍正在自家養豬場里忙碌著。“我去年初新蓋的一座360平方米標準化生豬養殖場,一次性存欄230頭,在天康公司的全程技術服務指導下,當年出欄3批育肥豬,除去各項成本,合計掙了4萬多元。去年底我又蓋了一座面積、設施相當的養豬場,今年兩批育肥豬的純收入就有6萬元。” 說起自家的生豬養殖效益情況,郭軍樸實的話語里透著難以掩飾的喜悅。
近年來,瑪納斯縣在發展生豬養殖業中積極探索并實施了“政府扶持、企業帶動、合作社組織、農戶分戶經營”的“天康模式”,使標準化生豬養殖小區建設得以加快,產業規模得以快速擴大,市場競爭能力大幅度提高,全縣的生豬產業越做越大。
2008年生豬市場低迷時,瑪納斯縣引進大型畜牧企業天康公司的父母代種豬場,并以這家公司為龍頭大力發展生豬產業。天康公司投入5500萬元,在樂土驛鎮建成占地500畝、年出欄商品仔豬5萬頭的種豬場,當年就助力該鎮新建標準化規模化生豬養殖小區7個,新增生豬存欄量1萬多頭,農民增加生豬養殖收入100多萬元。
“以前沒養過豬,剛開始連咋給豬喂食都不會。好在天康公司派來了幾名技術人員,挨家挨戶教飼養技術,給豬圈消毒,發防疫藥品,漸漸地,也就摸著養豬技術的規律,養豬就變得簡單多啦。經過4個月的養殖,我今年養的第一圈200頭豬出欄,平均體重100公斤,一下子就掙了1萬多元。” 57歲的廣東地鄉三棵樹村村民王翠花說。
為加快生豬養殖產業化發展,瑪納斯縣還出臺了優惠政策,扶持鼓勵農戶建設標準化、規模化生豬養殖小區,對新建10棟以上圈舍的養殖小區,縣財政補助10萬元用于小區水電路基礎設施建設,每戶圈舍補助1萬元,部分鄉(鎮)還對每戶再補貼1萬元。兩年多來,全縣對生豬小區補助達到220萬元,還爭取國家和自治區6個標準化養豬小區建設項目,投入補貼資金190萬元,并發放國家能繁母豬補貼資金108萬元。在這些優惠政策的鼓勵和國家項目的支持下,廣大農戶自籌生豬建舍資金達1800萬元。
目前,瑪納斯縣的養豬小區已達16個,規模化養殖戶超過180戶,育肥豬年出欄數今年有望達到30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