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2/10 13:38:00 來源:中國養殖網 閱讀數:
“養豬也跟創業一樣,認定目標后,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只要堅持,就能獲得成功。”昨(8)日,黔江區白石鄉中河村3組村民62歲的張登超一邊打掃養有500多頭生豬的豬圈,一邊介紹養豬經驗。張登超從1996年開始養豬, 14年來,盡管生豬價格時漲時跌,他都沒放棄過,并發展成1000頭生豬大戶,從2007年起每年養豬1000余頭,產值達到100萬元,成為養豬狀元,也被村民成為養豬“癡”。
放下鋤頭開面坊
聽說有記者來,正在打掃豬圈的張登超放下手中的活走了出來。他挽著衣袖,卷著褲腿,穿著解放鞋,雖然頭已禿頂,臉上也布滿了皺紋,但眼神里卻閃爍著堅毅的光澤。
“大集體時,我和老伴拉扯著4個兒女,過的是吃了上頓愁下頓的日子。”張登超說。1980年,農村土地剛一放下戶,吃夠了沒飯吃的苦頭的張登超就買來機器,加工面條和打米磨面,成為當地最早放下鋤頭搞加工的農民,家庭生活也得到改變。
后來隨著當地糧食加工廠的增多和市場面條產品的豐富,張登超的糧食加工廠就蕭條起來,他不得不賣掉機器,又扛起了種地的鋤頭。
打工“偷學”養豬經
關掉糧食加工廠后,張登超決定養豬。1996年,張登超買來10多頭仔豬喂養,同時開起釀酒作坊,用酒糟作豬飼料。由于沒有養豬技術,有4頭豬喂到100多斤重時發病死了。
但是,一心要在養豬上闖蕩出名堂的張登超,不顧妻子的阻攔,只身離開家鄉,來到福建一養豬場打工,“偷”學技術。他每天干完了活,就纏著技術員學習生豬養殖和疫病防治技術。
1年后,張登超回到家鄉,按照“偷”學來的技術養豬。這年,張登超把20多頭仔豬喂養成了肥豬,全部銷售后收入了1萬多元,這讓他看到了養豬致富的曙光。
后來,張登超開始喂養母豬,并用母豬繁殖仔豬,又把仔豬喂養成肥豬出售,摸索出了一套“自繁、自養、自防疫”的養豬經驗。到2006年,張登超的養豬規模達到了年出欄生豬100頭,產值30多萬元。一家人依靠養豬走上了致富路。
癡迷養豬不放松
2007年,嘗到養豬甜頭的張登超投資新建1000余平方米的豬舍,建起喂養60頭能繁母豬和860頭育肥生豬、年出欄1000頭生豬的養豬場。這年,生豬價格大漲,張登超出欄生豬500多頭、產值近100萬元,成為當地的養豬百萬富翁。
天有不測風云。2008年,生豬價跌至低谷。這年,張登超出售的肥豬全都虧了本,只是仔豬略有盈利。然而,張登超沒有像其它養豬戶那樣賣掉生豬改行,依舊堅持1000頭生豬的規模。“人們需要吃豬肉,就需要養豬,跌價只是暫時的。”張登超這樣給家人做思想工作,要家人跟他一起堅守。
2009年,生豬市場仍沒起色,家人都有點挺不住了,但張登超還是不放手,他給家人講“賤不賣,貴不買”的市場道理,始終堅信生豬價格要漲起來。今年初,生豬價格不但沒漲,而且飼料卻連連在漲,讓張登超半年就虧了20多萬元。這時家人提出關閉養豬場,叫張登超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但張登超就是不答應,他要將養豬進行到底。
今年下半年,生豬價格終于上漲,讓張登超看到了堅守帶來的希望。記者采訪時看到,張登超的養豬場里存欄著大小500多頭生豬。“今年已出欄的400多頭雖然虧了20多萬,但圈里的500多頭能把虧的賺回來,產值還是能達100萬,盈利幾十萬。”張登超說,只要堅持,不放棄,就能獲得成功。 圖為張登超和妻子在給生豬添加飼料。